弃儿花间妾身轻,儿啼呱呱莫断声。
三朝有乳未能饮,游人闻泣应伤情。
妾能生儿不能养,花间会有人来往。
桐花小凤花为胎,花使生之叶使长。
取儿且作小凤看,黄雀衔珠报不难。
牛羊昔日解腓字,仁人岂可无肺肝。
弃儿花间妾身轻,儿啼呱呱莫断声。
三朝有乳未能饮,游人闻泣应伤情。
妾能生儿不能养,花间会有人来往。
桐花小凤花为胎,花使生之叶使长。
取儿且作小凤看,黄雀衔珠报不难。
牛羊昔日解腓字,仁人岂可无肺肝。
这首诗《花下儿歌》由明末清初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弃儿在花间的命运与遭遇,充满了悲悯与关怀之情。
诗中开篇“弃儿花间妾身轻”,以“弃儿”点明主题,暗示了孩子出生便遭遗弃的命运,其处境之艰难可见一斑。“儿啼呱呱莫断声”则强调了孩子的哭声,这不仅是对生存的本能反应,也唤起了人们对生命脆弱和无助的同情。接着,“三朝有乳未能饮”描述了孩子出生后无法得到母乳喂养的困境,进一步凸显了其生存的艰难。
“游人闻泣应伤情”一句,诗人将视角转向旁观者,通过游人的反应,表达了对弃儿命运的普遍同情。接下来,“妾能生儿不能养”揭示了母亲的无奈与痛苦,她虽能生育却无力抚养,这一对比强烈地触动人心。
“花间会有人来往”暗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世态炎凉,而“桐花小凤花为胎,花使生之叶使长”则是对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弃儿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最后,“取儿且作小凤看,黄雀衔珠报不难”表达了诗人对弃儿未来可能得到关爱与帮助的乐观态度,以及对善良与回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弃儿命运的深切同情,也有对人性光辉的呼唤,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高高历山,有黍有粟。皇皇大舜,合尧玄德。
五典克从,四门伊穆。大道将行,天下为公。
临下有赫,选贤用能。吾皇则之,无斁无逸。
绥厥品汇,光光得一。千辐临顶,十在随跸。
大哉大同,为光为龙。吾皇则之,圣谋隆隆。
纳隍孜孜,考考切切。六宗是禋,五瑞斯列。
排麟环凤,披香立雪。四夷纳赆,九围有截。
昔救世师,降生竺乾。寿春亦然,万年万年。
银地有馀光,方公道益芳。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得桂为边辟,翩翩颇合宜。
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
岛侧花藏虎,湖心浪撼棋。
终期华顶下,共礼渌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