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齐梁酬所知见赠二首·其二》
《拟齐梁酬所知见赠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美如仙鼎金,清如纤手琴。

孙登啸一声,缥缈不可寻。

但觉神洋洋,如入三昧林。

释手复在手,古意深复深。

惭无英琼瑶,何以酬知音。

(0)
翻译
美如仙鼎般灿烂,清如琴声般纯净。
孙登长啸一声,如仙人般飘忽难觅。
只觉心神舒畅,仿佛进入禅定的森林。
放下又拿起,古意深远再深沉。
遗憾没有稀世珍宝,如何报答知音的厚爱。
注释
仙鼎:比喻极美的事物。
纤手:形容女子的手指细长。
啸:长啸,大声呼叫。
缥缈:形容人或物若隐若现,难以捉摸。
三昧林:佛教术语,指修行者达到心静如止水的境界。
释手:放下手中之物。
古意:古老的韵味或意境。
英琼瑶:比喻珍贵的宝石,象征稀世之物。
酬:回报,酬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名为《拟齐梁酬所知见赠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美妙绝伦的音乐意境。

"美如仙鼎金,清如纤手琴。"

这两句以精致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乐器的美丽与声音的清澈,如同仙界中的宝鼎一般金光灿烂,而琴声则如细手轻拨,婉转而纯净。

"孙登啸一声,缥缈不可寻。"

接下来,诗人通过孙登(古代著名音乐家)的啸声,形容声音的飘逸和难以捉摸,如同神秘莫测的仙乐,让人心旷神怡却又追逐不及。

"但觉神洋洋,如入三昧林。"

这两句表达了听者完全沉浸在这种美妙的声音之中,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放松,仿佛进入了一种禅意的状态,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释手复在手,古意深复深。"

诗人通过对琴声不断变化而又回归的手法,表达了音乐的深远和永恒,如同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每一次的回响都让人感受到更深层次的美好。

"惭无英琼瑶,何以酬知音。"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意,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足以与这等音乐相匹配,对于如何才能报答这份知音感到困惑。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美感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高度赞赏和个人才艺的自谦态度。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普照寺晚步

晚凉閒散策,一径入松深。

每到钟鱼地,便生泉石心。

水花香晚殿,凉月堕空林。

后夜相思梦,怀君倚柱吟。

(0)

黄晋卿见过却归乌伤·其一

日下新传诏,江南共濯缨。

岁中升进士,海内右诸生。

经术谋王体,词章作世程。

不才岩石下,回首望光荣。

(0)

题赵子昂瓮牖图二首·其一

穷通由命不由人,结驷来窥瓮牖春。

富贵不淫贫贱乐,山青云白水粼粼。

(0)

寄颜元卿院判二首·其一

户外梅花落峭寒,窗前银烛剪更阑。

贾生只为忧明主,华发萧萧镜里看。

(0)

石湖十二咏·其五越来溪

始由尝胆凿,战槛逐波通。今日凭谁占?

渔家一笛风。

(0)

杂赋五首·其四

高阳社里醉复醒,于今老友俱凋零。

街头酒薄不堪饮,四百青钱沽一瓶。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