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咏落花十首·其四禅宗》
《寄咏落花十首·其四禅宗》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若人以色以声求,捏目空中乐主楼。

安养霎时清旦雨,双林依旧夜星流。

狮王乱击红颜定,鹙子难忘芳饵钩。

为问灵云能再见,刹竿正倒不须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的文学家王夫之所作,题为《寄咏落花十首(其四)禅宗》。诗人以禅宗的视角来描绘落花的景象,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首句“若人以色以声求”,暗示世人往往追求外在的感官享受,如美色和音乐;“捏目空中乐主楼”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虚幻中寻求快乐,如同在空中楼阁中寻找真实的欢乐。接下来,“安养霎时清旦雨”描绘了清晨雨后的清新,寓意短暂的宁静与洗涤;“双林依旧夜星流”则借夜空中的星星,暗示生命的永恒与流转。

“狮王乱击红颜定”以狮子比喻世间纷扰,而“鹙子难忘芳饵钩”则以鱼儿被钓比喻人心易被诱惑。最后两句,“为问灵云能再见,刹竿正倒不须愁”,灵云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禅意,诗人询问是否还能再见那超然的境界;“刹竿正倒”暗指禅宗修行中的顿悟,即使现实世界动荡,也不必为此忧虑,因为一切皆是过眼云烟。

整首诗通过落花的意象,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反思,以及对禅宗超脱境界的向往,体现了王夫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安阳好/忆江南

安阳好,形势魏西州。
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高楼。
和气镇飞浮。
笼画陌,乔木几春秋。
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
风物更清幽。

(0)

念奴娇·杏花过雨

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
流水飘香人渐远,难托春心脉脉。
恨别王孙,墙阴目断,手把青梅摘。
金鞍何处,绿杨依旧南陌。
消散云雨须臾,多情因甚,有轻离轻拆。
燕语千般,争解说、些子伊家消息。
厚约深盟,除非重见,见了方端的。
而今无奈,寸肠千恨堆积。

(0)

小桧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
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0)

望海潮·山光凝翠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
金骑走长楸。
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
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
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
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
方面倚贤候。
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
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0)

霜叶飞·霜林凋晚

霜林凋晚,危楼迥,登临无限秋思。
望中闲想,洞庭波面,乱红初坠。
更萧索、风吹渭水。
长安飞舞千门里。
变景摧芳榭,唯有兰衰暮业,菊残馀蕊。
回念花满华堂,美人一去,镇掩香闺经岁。
又观珠露,碎点苍苔,败梧飘砌。
谩赢得、相思泪眼,东君早作归来计。
便莫惜丹青手,重与芳菲,万红千翠。

(0)

和宿硖石寺下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