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扬子云之篇。乐于居千乘之官。挟桓君之书。
富于积猗顿之财。
玩扬子云之篇。乐于居千乘之官。挟桓君之书。
富于积猗顿之财。
此诗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扬子云与桓君的境遇与成就。扬子云,即扬雄,以其文学作品而闻名,被时人羡慕其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仿佛他能享受高官厚禄的生活,如同拥有千乘之官的贵族一般。而桓君,即桓谭,以其博学多才著称,其藏书丰富,犹如积累了猗顿那样的财富,显示了他在知识与学问上的巨大财富。
整首诗通过对比扬雄和桓谭的境遇,展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知识与才华的崇高理想,以及对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平衡的思考。扬雄的文学成就与桓谭的学问积累,都象征着个人价值的不同维度,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人才多样性的尊重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在追求精神世界的同时,物质生活的满足同样重要,体现了古人对于人生全面发展的追求。
含香复记言,清秩称当年。
点笔非常笔,朝天最近天。
家声三相后,公事一人前。
诗句江郎伏,书踪宁氏传。
风标欺鹭鹤,才力涌沙泉。
居僻贫无虑,名高退更坚。
渔舟思静泛,僧榻寄闲眠。
消息当弥入,丝纶的粲然。
依栖常接迹,属和旧盈编。
开口人皆信,凄凉是谢毡。
相庭留不得,江野有苔矶。
两浙寻山遍,孤舟载鹤归。
世间书读尽,云外客来稀。
谏署搜贤急,应难惜布衣。
季月还乡独未能,林行溪宿厌层冰。
尺素欲传三署客,雪山愁送五天僧。
连空朔气横秦苑,满目寒云隔灞陵。
借问从来香积寺,何时携手更同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