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之宣城》
《送僧之宣城》全文
唐 / 鲍溶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昔从谢太守,宾客宛陵城。

有日持斋戒,高僧识姓名。

秋风送客去,安得尽忘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ēngzhīxuānchéng
táng / bàoróng

cóngxiètàishǒubīnwǎnlíngchéng
yǒuchízhāijiègāosēngshíxìngmíng

qiūfēngsòngānjìnwàngqíng

翻译
从前跟随谢太守,在宛陵城做宾客。
他时常持斋戒行,高僧们熟知他的名姓。
秋风吹过,送别客人离去,怎能完全忘却情感。
注释
昔:从前。
从:跟随。
谢太守:古代官职,指谢某人。
宛陵城:地名,古称,位于今安徽宣城。
持:保持。
斋戒:宗教或节日期间遵守的清净饮食规定。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侣。
识:认识。
秋风:秋季的风。
安得:怎能。
忘情:忘记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一位高僧告别的情景,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和不舍。"昔从谢太守,宾客宛陵城"两句,通过提及历史人物谢太守,表明宴客之地为宛陵城,营造了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情境。

"有日持斋戒,高僧识姓名"则具体指出了某一日的斋戒活动,以及高僧对宾客姓名的了解,这里的“识”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明了高僧与宾客之间的相知,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心灵交流。

最后两句"秋风送客去,安得尽忘情"则抒写了秋风中的离别之情。这里的“安得”一词,流露出一种无奈和不舍的情感,而“尽忘情”则是在表达对这份情谊的珍视,无论是时间还是距离,都无法完全消弭。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际关系的精妙描绘,展现了古代士大夫间的情谊和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鲍溶

鲍溶
朝代:唐   字:德源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猜你喜欢

与李孔言上舍谈星命

辟雍人物已无多,奈此江湖落拓何。

鹤表只宜归井邑,雁程不必度关河。

诗书志气存司马,言语功名付祝鮀。

炙輠谈天非我事,雨灯聊和醉时歌。

(0)

寒食雨三首·其一

山色空濛寒食雨,杨花零乱溧阳楼。

老人岂有伤春事,酒后情怀似感秋。

(0)

读陈去非九日诗

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

蒋陵依旧西风在,一度黄花一度愁。

(0)

忆桐庐二女

子女生来愿有家,耕桑随分各生涯。

谁知我辈钟情处,看过桃花看藕花。

(0)

景祐常祀二首·其一太祖配位奠币用《定安》

翕受骏命,震叠群方。侑祀上帝,德厚流光。

(0)

题老学道院·其三

白日临晨老可娱,平生有味太玄?。

莫将华皓嗤童习,更采玄文扁此庐。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