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闻相府生孙日,杂遝朝绅喜助欢。
犀钱重制皆珍赐,汤饼频调给大官。
召公世德勋贤近,张老名贤颂祷完。
调燮馀閒聊洒翰,阳春吟得遍传看。
恭闻相府生孙日,杂遝朝绅喜助欢。
犀钱重制皆珍赐,汤饼频调给大官。
召公世德勋贤近,张老名贤颂祷完。
调燮馀閒聊洒翰,阳春吟得遍传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为祝贺石门阁老得孙所作的五首诗中的第四首。全诗以贺喜为主题,描绘了石门阁老家族的荣耀与喜悦。
首句“恭闻相府生孙日”,开篇即表达了对石门阁老家庭新添后嗣的尊敬与祝贺之情。接着,“杂遝朝绅喜助欢”一句,描绘了朝中官员们因石门阁老之喜而共同庆祝的热闹场景,体现了社会对于这一喜事的普遍关注和喜悦。
“犀钱重制皆珍赐,汤饼频调给大官”两句,通过描述珍贵的礼物和精心准备的食物,进一步展现了庆祝活动的隆重与奢华。犀钱作为古代的一种货币或装饰品,象征着尊贵与财富;汤饼则是古代的一种面食,这里用来表示对石门阁老及其家族的深厚情谊与祝福。
“召公世德勋贤近,张老名贤颂祷完”两句,借用了历史上的典故,表达了对石门阁老家族世代积累的美德和功勋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家族成员的名声与地位。召公和张老在这里被用来象征石门阁老家族的前辈,他们的事迹和品德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最后,“调燮馀閒聊洒翰,阳春吟得遍传看”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在闲暇之余,挥毫泼墨,创作诗歌,将这份喜悦与祝福通过文字传递出去,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份欢乐与美好。这里的“调燮”意指调节、协调,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调和人心,传递正能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门阁老家庭得孙后的喜悦场景,以及社会上对于这一喜事的广泛庆祝和祝福,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礼俗风情和人文关怀。
南海畸人巢许侣,分甘老作南山主。
南山兀立当宾墀,终日相看若相语。
有时倒卧酒中尊,吞入吟肠不枝柱。
分将清涧循阶除吐出白,云随杖履松风摵。
摵鬓丝寒洗尽耳,根尘几许四时馈。
问更慇勤笋籁椰,浆石钟乳幽林啼。
鸟奏仙音回风吹,花舞天女南山之。
乐乐无央俛仰,悠然小天宇。
岁寒心事镇不移,何许形骸分尔汝。
君不见世间宾主情姁姁,多趋富贵欺贫寠。
挥毫便写绝交书,只与南山常作主。
老罗索书如索租,日日往返劳仆夫。
长儿又来拜床下,举头怒气如于菟。
又道去年书未了,今年作书须及早。
明日归舟发潞河,南北天涯人渺渺。
嗟予正坐案牍忙,夜归秉烛清风堂。
磨墨数斗试一扫,蛇蚓虬蟠污麦光。
老罗取去空自重,买薪博菜浑无用。
不如烂醉江南春,百年随处华胥梦。
天禄崇儒方偃武,长杨罢猎岂佳兵。
无端戍火明西塞,劳我星旗向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