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雪》
《晓雪》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古风

昏昏惨惨窗映月,索索飒飒风吹叶。

青童开门忽惊笑,昨夜庭心一寸雪。

东方日出雪渐融,檐花滴滴皆春风。

山村布被正酣卧,愁杀门前卖炭翁。

(0)
翻译
昏暗的月光照进窗户,瑟瑟的风吹动树叶发出声音。
青涩少年突然开门欢笑,原来昨晚庭院里积了一寸白雪。
东方太阳升起,雪开始融化,屋檐上的冰滴像是春风吹落的花朵。
山村里的农夫盖着棉被熟睡,门外叫卖木炭的老人却因此而烦恼。
注释
昏昏惨惨:形容光线昏暗。
索索飒飒: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青童:年轻的少年。
庭心:庭院中央。
一寸雪:少量的积雪。
檐花:屋檐上的冰滴。
卖炭翁:在寒冷中卖炭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早晨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首句“昏昏惨惨窗映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冷的氛围。窗上映照着淡淡的月光,反衬出室内的阴暗与外界的寂静。紧接着,“索索飒飒风吹叶”则传达了夜晚微弱风声中带来的萧瑟感,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加深了冬夜的荒凉。

第三句“青童开门忽惊笑”中的“青童”可能是侍童或小仆人的代称,这里突出了人物动态,开门时的意外发现让人产生了喜悦之情。紧跟着的“昨夜庭心一寸雪”,则揭示了惊喜的原因——室内外突然间覆盖了一层薄雪。

下片写景转为描绘白昼,"东方日出雪渐融"中,太阳升起,雪开始融化,这是冬去春来的自然现象。"檐花滴滴皆春风"则不仅指雪水从屋檐上滴落,更有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寓意。

最后两句“山村布被正酣卧,愁杀门前卖炭翁”转向了人物活动。山村中有人正在酣睡,但诗人的心思却被街头卖炭的人所牵挂。这位卖炭翁可能是贫苦之人,他的辛勤劳作和生活困境深深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雪夜与雪后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情。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集句题水仙图

秋水为神玉为骨,山矾是弟梅是兄。

恍然坐我水仙府,吾与汝曹俱眼明。

(0)

次韵余太常观国招抚江南航海至新会八首·其六

世教湮微竟孰扶,空嗟《禹贡》旧舆图。

北庭淑气仍燕赵,南国遗风尚越吴。

弭节晓云三岛近,濯缨秋水一尘无。

九重前席长沙傅,莫惮严程听鹧鸪。

(0)

鹤皋辞赠张鍊师

吹笙王子晋,鍊鼎茅初成。

清秋金穴游,白羽云中行。

五烟随露掌,太霞乘火精。

高歌落渺茫,逸气凌紫清。

时饮玉池水,朝餐珠树英。

追随神雀舞,低昂威凤鸣。

如何九皋上,托子以修名。

(0)

送陶教授还台州

广文先生赋归去,天台此时花正开。

月行舟上山水白,人散江头风雨来。

燕雀争鸣碧玉树,麒麟不上黄金台。

何如门前五杨柳,日日青丝吹酒杯。

(0)

吉州道中三首·其一

雪岭云冈望吉州,霜飞玉洁炫凝眸。

黄堂屡听鸣琴者,万斛冰泉泻碧秋。

(0)

滦阳十咏·其五

板屋松烟染素衣,天街暑雨没青泥。

夜来沙碛秋风起,鸣镝云间白雁低。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