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当五十始荣华,覆水难收重叹嗟。
岂信后来春色别,满柴担上尽开花。
年当五十始荣华,覆水难收重叹嗟。
岂信后来春色别,满柴担上尽开花。
这首诗描绘了朱买臣卖柴的场景,通过其人生经历和境遇的变化,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首句“年当五十始荣华”,点明主人公在五十年岁方才开始享受人生的辉煌与荣耀,暗示了他之前可能经历了许多挫折与困苦。接着,“覆水难收重叹嗟”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过去无法挽回的遗憾比作泼洒的水,难以收回,表达了对过去时光流逝、无法重来的感慨。
后两句“岂信后来春色别,满柴担上尽开花”,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前半句“岂信后来春色别”提出疑问,似乎在说人们往往不相信后来的生活会有不同的色彩和机遇。而后半句“满柴担上尽开花”则是对这种疑问的回答,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美与希望,就像担子上的柴火开出了花朵,寓意着即使在逆境中,也应保持乐观与希望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转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朱买臣卖柴的故事,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境遇的转变、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题,鼓励人们即使在困难中也不失乐观,寻找生活的美好与可能。
关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鬓始相逢。
天地变化县城改,独有故人交态在。
不言会合迹未并,犹以岁寒心相待。
洛阳居守寄酂侯,君著貂冠参运筹。
高阁连云骑省夜,新文会友凉风秋。
青袍白面昔携手,冉冉府趋君记否。
云分雨散十五年,始得一笑樽酒前。
未遑少留骤远别,况值旅雁鸣秋天。
二华旧游如梦想,他时再会何由缘。
赖君赠我郢中曲,别后相思被管弦。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
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
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
佳句惭相及,称仁岂易当。
上苑年年占物华,飘零今日在天涯。
祗因长作龙城守,剩种庭前木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