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年年陌上春,题诗不见倚楼人。
萍踪恨杀巴江远,望入峨眉翠转颦。
垂柳年年陌上春,题诗不见倚楼人。
萍踪恨杀巴江远,望入峨眉翠转颦。
这首诗描绘了垂柳与春景的和谐之美,以及对过往人物的怀念之情。首句“垂柳年年陌上春”以垂柳作为春天的象征,每年春天在田间小路上绽放生机,展现出自然界的循环与永恒。然而,“题诗不见倚楼人”一句,却将读者的目光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在此留下诗篇之人的怀念,暗示了美好记忆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接下来,“萍踪恨杀巴江远”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的漂泊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感叹于巴江的遥远,暗含着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最后,“望入峨眉翠转颦”则以峨眉山的翠绿为背景,通过描绘山色的变换来表达内心的愁绪,进一步深化了对逝去时光和无法触及的美好事物的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