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铃斋》
《铃斋》全文
宋 / 冯时行   形式: 古风

乱离固多事,贤哲有要领。

一切本仁义,条教日月炳。

邦民用不犯,闭阁自非省。

犹能肖盖公,使我醉清净。

春风花满门,午梦日转影。

先已戒铃下,吏至无辄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gzhāi
sòng / féngshíxíng

luànduōshìxiánzhéyǒuyàolǐng

qièběnréntiáojiàoyuèbǐng

bāngmínyòngfànfēishěng

yóunéngxiàogàigōng使shǐzuìqīngjìng

chūnfēnghuāmǎnménmèngzhuǎnyǐng

xiānjièlíngxiàzhìzhéqǐng

注释
乱离:战乱。
固:本来。
要领:原则。
仁义:道德准则。
条教:规章制度。
炳:明显。
邦民:国家人民。
犯:犯错。
省:反省。
肖:效仿。
盖公:古代廉洁官员。
春风:春天的风。
花满门:花开满门。
转影:光影移动。
戒铃:警铃。
吏至:官吏到来。
辄请:立即请示。
翻译
战乱本就多灾多难,贤明的人却有明确的原则。
世间的一切都源于仁义,规章制度如同日月般清晰。
国家和人民因此不会犯错,即使闭门独处也不是为了反省。
他依然像盖公那样廉洁,让我在清静中沉醉。
春风吹过,花朵装饰了门庭,午睡时阳光在墙上移动。
我早已在铃声响起前做好准备,官吏到来也不需通报。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在自家书房“铃斋”中的感悟与抒情。诗的开篇“乱离固多事,贤哲有要领”表达了对动荡社会的担忧,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智者能够洞察世事、掌握关键的赞赏。“一切本仁义,条教日月炳”则是说到治国理政应以仁义为根本,而教育和教化应当像日月一样明亮而持续。这两句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点,即强调伦理道德在社会秩序中的基础作用。

“邦民用不犯,闭阁自非省”表达的是只要国民遵循道德,就不会有过错,而诗人自己则是关闭书房之门,独自反思,不为外界所扰。接着的“犹能肖盖公,使我醉清净”中,“盖公”可能指代古代圣贤或理想的人物形象,诗人通过模仿他们的德行来使自己得到心灵上的净化和满足。

“春风花满门,午梦日转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天的风吹拂过,书房门前花开满径,而午后的梦境中,太阳的光影似乎也在移动变化。这些自然景象为诗人带来了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先已戒铃下,吏至无辄请”则是说到诗人早已经将书房之门关闭,不再轻易接待来访者,即使是官员到来,也不会随意应邀。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空间的重视,以及对外界干扰的一种排斥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清净、生活平静的心愿,同时也展示了儒家文化中关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冯时行
朝代: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猜你喜欢

开元寺题壁用杜樊川题开元水阁许丁卯寓开元精舍韵·其一

花堕珠林空复空,湛然惟有一镫同。

天晴独鹤归霞外,秋老层峦出镜中。

金鼎烟销晨滴露,石楼尘满夜号风。

六朝兴废余弹指,坐对双溪水自东。

(0)

平凉旅夜漫成

最是秋天不肯明,萧萧白发已潜生。

人间日岂回三舍,枕上愁将到六更。

巀嶪崆峒谁访道,潺湲陇水旧闻声。

自嗟身事俱迟暮,何复羁栖卧古城。

(0)

寄徐孝廉位山先生

此日谈经客,先生尚典型。

三朝头已白,八十眼犹青。

人列儒林传,天留处士星。

何时载尊酒,一访子云亭。

(0)

游摄山二首·其二

凿石龛像佛,远自齐梁为。

累世导师居,龙象固有仪。

何意入僧室,隆准乃可窥。

当时平僣乱,四海诚福禔。

所嗟攀龙鳞,十九遭焚㱦。

战兢展遗像,目角流千铍。

想见刘宋辈,日侍岂不危。

篝火息夜榻,闻钟逐䢅麋。

朝日草露閒,往读《始兴碑》。

嘅叹阅千古,谁识无成亏。

(0)

移居诗·其一

步来城一角,浑似陟山尖。

近舍开花圃,比邻挂酒帘。

高轩难枉过,野老至无嫌。

雀噪知何事,家人喜妄占。

(0)

和陈今山见访韵

故人似春色,新岁到山家。

一笑坐拈酒,满园行看花。

别来多旧好,老去更天涯。

且喜诗情健,同吟对落霞。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