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尔冰条湿粉痕,何须纸帐护春温。
红亭远隔人千里,翠羽初飞月一村。
留得寒香清到骨,莫听羌笛暗销魂。
几年孤负西园约,冻合孤山独掩门。
任尔冰条湿粉痕,何须纸帐护春温。
红亭远隔人千里,翠羽初飞月一村。
留得寒香清到骨,莫听羌笛暗销魂。
几年孤负西园约,冻合孤山独掩门。
这首诗以梅为主题,诗人姚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屈的品格与高洁的气质。首句“任尔冰条湿粉痕”,直接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绽放的姿态,即便冰霜覆盖,也无损其美丽与生命力。“何须纸帐护春温”则表达了梅花自然生长,无需人为保护的独立精神。接着,“红亭远隔人千里,翠羽初飞月一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梅花与远方的人、飞翔的翠鸟和月下的村庄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梅花虽远隔千里,却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与自然和谐共生。
“留得寒香清到骨,莫听羌笛暗销魂”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象征意义,寒香不仅清冷而深邃,更是梅花内在精神的体现,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被外界的哀愁所影响,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最后,“几年孤负西园约,冻合孤山独掩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未能与梅花共赏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严冬中的孤独与坚守,以及诗人对这种孤独坚守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坚韧与高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