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邳州》
《邳州》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

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

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

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

(0)
注释
身:比喻自己。
传舍:古代供行人休息的驿站。
任西东:随意往西或往东,形容漂泊不定。
夜榻:夜晚的床铺。
荒邮:荒废的邮站。
乡梦:对家乡的梦。
灯影外:灯光照不到的地方,象征远方。
客愁:旅人的忧愁。
雨声:作为环境描写,衬托孤独和思乡之情。
淮南火后:指经历过战火后的淮南地区。
居民少:人口稀疏。
河北兵前:河北前线。
战鼓雄:战争的鼓声激昂。
别离:分离。
心正苦:内心极其痛苦。
帛书:古代用丝绸写的信。
归鸿:南飞的大雁,常用来寄托书信。
翻译
我就像驿站的过客,随意东西漂泊,夜晚睡在荒凉的邮站,四周墙壁空荡荡。
家乡的梦境开始在灯光之外浮现,客居的忧虑常常混杂在雨声之中。
淮南地区火灾之后,居民稀少,河北前线的战鼓声却显得格外雄壮。
在这万里离别之中,内心痛苦万分,何时才能把家书寄给南飞的大雁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两句通过比喻和环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和内心的寂寞。"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则透露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这种思念常伴随着夜晚的寂静和雨声。

接下来的两句"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描述了一场灾难后的荒凉景象以及战乱频仍的情况,这不仅是对现实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最后,"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人的思念,以及希望通过信件与亲人联系起来的迫切心情。这里的"帛书"指的是古代用丝绸作为信纸写成的书信,而"寄归鸿"则是希望这些书信能够像大雁一样,带着信息穿越千山万水,回到家人的身边。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内心感受的精细描摹,展现了游子对家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次韵草堂主人雨中十首·其三

虎头山下元无路,龙骨溪边尚有窗。

风里荷花吹不倒,雨中鸂鶒自成双。

(0)

次韵雷飞卿雪中掉小舟见过

别时江上草离离,相见寒枝欲放梅。

目送征鸿天外去,梦惊烟棹雪中来。

青云谁料未十里,白发政须同一杯。

老日相逢能有几,春花欲动莫先回。

(0)

和李似表丞厅梅发用胡士曹韵

江头雪屋知谁家,雪中冷艳空争华。

不知何郎闭东阁,坐看江梅初着花。

谷底春回犹未透,天寒袖薄姿微瘦。

黄昏有月谁复知,举世无花出君右。

人生一月几胡卢,枝犹在手霜满须。

湖边孤坐不饮酒,西湖处士空清臞。

知君不学崔斯立,幅巾漫对枯松株。

铁心虽冷白自胜,金缕醉歌欢岂无。

明朝花在有新句,诗成阿买还当书。

(0)

次韵次卿林下行歌十首·其十

勃窣蹒跚不上堤,却来林下小徘徊。

已知脩竹有千亩,更为桃花求百栽。

(0)

次韵元素对雪十韵

云冻风仍急,天低雪未收。

山寒飞鸟绝,江晚一蓑幽。

晓树梅初放,风帘絮自投。

孤鶱迷远鹤,痴立看饥鸥。

枥马归鞍速,韝鹰猎羽遒。

连城理睥睨,千骑冷貔貅。

何处回兰棹,谁人拥钓裘。

闭门怜我病,得句付君搜。

上瑞书三白,登年在九秋。

何当明月夜,同作广寒游。

(0)

次韵元中芭蕉轩

道人悟无生,开轩有深意。

是身如芭蕉,妙语良默契。

婆娑坐芳丛,聊复此游戏。

秋风鸣环佩,晓露湿苍翠。

闭窗得阴多,凉簟惊雨细。

索句清梦馀,时能助幽思。

我亦个中人,平生会佳致。

此乐倘见分,杖策时一至。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