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日入贺》
《至日入贺》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不识阳生意,但观天子容。

群谋各宝鼎,睿虑独黄钟。

献履既无补,呼嵩亦不庸。

所期添一线,智水与才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在至日入贺时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首句“不识阳生意,但观天子容”,以“阳”象征太阳,暗指君主,表达出诗人对君主的仰望之情。然而,“不识阳生意”,又透露出诗人对君主决策的担忧,因为君主的决策影响着国家的命运,而诗人却无法直接了解其背后的意图。

接着,“群谋各宝鼎,睿虑独黄钟”,将“宝鼎”比喻为各种谋略和建议,而“黄钟”则象征着君主的智慧和决策。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君主个人的智慧在国家决策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君主在面对众多意见时的孤独和压力。

“献履既无补,呼嵩亦不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进言无效的无奈。在古代,臣子向君主进言时会先献上自己的鞋子,表示愿意为国效劳。然而,即使如此,诗人发现自己的建议并未得到采纳,甚至在君主面前高呼“嵩山之大”,也未能引起重视。这反映了君主决策过程中的局限性和臣子在其中的无力感。

最后,“所期添一线,智水与才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他期待君主能够增加一丝明智的决策,如同在混沌中增添一线光明。同时,他也寄希望于君主能够利用智慧(智水)和才能(才锋),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象征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无奈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再次前韵唁南湖放莺燕

谁向南湖赋白头,西风团扇有新愁。

归巢海燕无多日,出谷暖莺何处游。

文杏梁边泥尚湿,绿杨堤畔水长流。

有情莫扫园中路,舞影歌尘处处留。

(0)

大雪同官皆不入独坐道山简南湖张直阁

久矣招渠不受催,忽然过我已佳哉。

更于群玉峰峦里,拣得孤吟时节来。

入竹叶间添茗供,点梅梢上献诗材。

个般清绝今谁有,未必南湖此日开。

(0)

卫州东湖

自笑知州百不知,近他池馆未曾窥。

主人正可今为客,和议初成恰是时。

草色茸茸花覆座,波光滟艳酒浮卮。

留连枉是凭栏久,洗得当年了事痴。

(0)

到家寄季承二首·其二

向来已念修途苦,还家作况初无愈。

娇儿失乳索饭啼,病妻服药思鹿脯。

关心药裹诗自废,无复吟哦继朝暮。

与君定交且十年,相从未有如君许。

信知此药莫可常,后会惊心念风雨。

报侬安否比何如,莫以素书慵不具。

(0)

诸公皆和诗再用韵并属湛挺之七首·其一

谊也期淹速,渊乎任去留。

服来占夏首,归去及春头。

岂必忧怀累,当从乐处求。

控揣终异物,窈窕一孤舟。

(0)

送张王臣还峡州兼属峡守郭郎中季勇二首·其二

久矣闻风折角巾,近来乃得诵诗新。

雨奇晴好西湖赋,梅落草生三峡春。

再拜因行为多谢,尺书愿寄恐无因。

靖州傥有平安使,佳句惊人不厌频。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