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箫》
《闻箫》全文
金 / 边元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弄玉吹箫玉琯低,秋风散入满天悲。

沧波夜涨龙吟细,琪树霜风凤啸迟。

汉月有情如静听,萧郎无路不相知。

秦楼虚负清宵意,惆怅乘鸾旧有期。

(0)
鉴赏

这首《闻箫》由金代诗人边元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箫声引发的深邃情感与想象。

首句“弄玉吹箫玉琯低”,以弄玉吹箫的典故开篇,将听者带入一个仙气缭绕的境界。弄玉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她与丈夫萧史共同演绎了一段以箫声传情的佳话。此处“玉琯”象征着箫的珍贵与高雅,低沉的音调仿佛预示着接下来情感的深沉与哀婉。

“秋风散入满天悲”,紧随其后,秋风的描写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氛围,更借以表达一种普遍的悲凉情绪。满天的悲意,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听者内心的哀愁与感伤。

“沧波夜涨龙吟细,琪树霜风凤啸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沧波夜涨,暗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龙吟细,象征着力量与神秘的交织,同时也隐含着孤独与寂寞。琪树霜风,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而凤啸迟,则是等待与期盼的象征,但这种等待似乎遥不可及,增加了诗中情感的复杂性。

“汉月有情如静听,萧郎无路不相知”,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赋予情感,它静静地倾听,仿佛在诉说着人间的离合悲欢。然而,“萧郎无路不相知”则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无奈与痛苦,即使有心相知,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这种情感的落差更加深了诗的悲剧色彩。

最后,“秦楼虚负清宵意,惆怅乘鸾旧有期”,将情感推向高潮。秦楼,此处借指主人公曾经向往或追求的美好之地,清宵意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这一切都成了空想,乘鸾旧期的遗憾与惆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边元鼎
朝代:金   号:“三边”   籍贯:丰州(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镇)   生辰:约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

边元鼎(约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字德举,丰州(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镇)人,状元边贯道第三子。生卒年均不详,约金世宗大定五年前后在世。十岁能诗,资禀疏俊,诗文有高意,多有佳句为人传诵,为时辈所不及。与兄元勋、元恕俱有时名,号“三边”。天德三年(1151)进士,以事停铨。世宗即位,张浩表荐供奉翰林,出为邢州幕官。复坐诬累,遂不复仕。
猜你喜欢

集句联

智理周万物;远怀柔九州。

(0)

挽彭玉麟联

艰难扶半壁河山,更功定归来,莪莪讲舍,俯瞰东洲,剧怜横海登坛,三载趋承嫌我晚;

慷慨建中军旗鼓,当兵疲饷绌,岌岌岩疆,独撑南服,却憾和戎误国,六年老病惜公迟。

(0)

福州正谊书院讲堂联

青眼高歌,他日应多天下士;

华阴回首,当年曾读古人书。

(0)

挽张之洞联

数历朝宰辅,无此勋猷,自督两广督两江督两湖而入赞纶扉,学业事功,当代群称新建伯;

救大局忧危,实兼创守,合图文襄靳文襄左文襄之同心经世,易名赐谥,哭公泪堕岘山碑。

(0)

贺张百熙60寿联

如此天怀宜寿考;每从真意见经纶。

(0)

贺袁世凯五十寿联

五岳同尊星拱北;百年上寿日方中。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