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用前韵》
《再用前韵》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久阴冬竟暖,欲霁气先清。

田舍占烟火,军家候鼓钲。

风霜千里肃,天地一朝晴。

明日知何日,阳春又发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久阴冬竟暖,欲霁气先清”描绘了长时间的阴雨之后,冬天竟然变得温暖起来,预示着天气即将转晴。这里的“阴”字不仅指天气的阴沉,也暗含了一种压抑的情绪,而“暖”字则带来了希望与生机,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复苏。

颔联“田舍占烟火,军家候鼓钲”则将视角转向了民间与军营的生活。田舍人通过观察炊烟来预测天气的变化,而军中则以击鼓报时,这既体现了农耕社会与军事生活的特点,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利用。

颈联“风霜千里肃,天地一朝晴”进一步描绘了天气转晴后的景象。千里之内的风霜都变得肃穆,天地间一片清明,展现了大自然在阳光照耀下的壮丽与和谐。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天气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寓意着人心的明朗与宁静。

尾联“明日知何日,阳春又发生”则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在经历了冬日的寒冷与阴霾后,人们期待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提醒人们即使面对未知与挑战,也要保持乐观与期待,因为美好的事物总会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末春初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和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西湖八绝句·其二

年年红泪染青溪,春水东风折柳齐。

明月乍移新叶冷,啼痕只在子规西。

(0)

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其一群臣第一盏毕作《玄德升闻》

治定资神武,功成显睿文。

贡输庭实旅,朝会羽仪分。

偃革千年运,垂衣万乘君。

孰知尧舜力,明德自升闻。

(0)

满庭芳.寿梅监税、丙戌登第

标格清高,性姿雅淡,群芳独步惟梅。

当年秀气,付作此奇材。

不逐东风桃李俗,冰霜里、弹压春回。

还应是,崧神降瑞,屈指一阳来。

文章,推大手,关征小试,暂费筹财。

我殷勤为寿,起舞持杯。

鹏翮抟风再整,南枝报、管占新魁。

从今看,和羹大用,指日主三台。

(0)

满庭芳.庆隐士六月廿九

诗礼传家,不名则利,谁能袖手安常。

惟君宽厚,无较短论长。

且自深居简出,清闲处、管甚炎凉。

年未老,方逾强仕,家富更平康。

秋声,风欲作,蓂留一荚,伏暑将藏。

大贤初度日,对此称觞。

叹凤帏虽冷落,喜御兰、得宠专房。

见说宁馨少长,螟雏箕、学更高强。

得闲趣,山中宰相,何必事侯王。

(0)

朝中措.会郡西齐,欢甚,以词示,调朝中措

与君同是饱齑盐。先达后何淹。

任玉东西醉倒,明朝病酒厌厌。

后年三月,凤池春满,雁塔名添。

记取西风桂影,一枝先上银蟾。

(0)

贺新郎

贺鹊冰檐绕。伴华堂、两催妆束,音传青鸟。

瑞气沉烟金鸭袅。脆管繁弦迭奏。

拥出个、仙娥窈窕。秋水芙蓉相映照。

算人间、天上真希少。肌玉润,臂金瘦。

仙郎况是青春调。向鸳鸯、彩丝结就,同心巧。

料想梅花先得了。昨夜一枝开早。

无地著、许多欢笑。准拟计台魁鹗表。

著青衫、跃马长安道。一百岁,一双好。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