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山田稔,秋高涧水清。
路从云外绕,人在瘴中行。
野草齐腰长,幽花照眼明。
劳劳苦行役,端只为虚名。
雨足山田稔,秋高涧水清。
路从云外绕,人在瘴中行。
野草齐腰长,幽花照眼明。
劳劳苦行役,端只为虚名。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秋雨过后山间丰收的景象和旅途艰辛的感受。首句“雨足山田稔”写雨量充足,使得山间的农田庄稼熟透,显示出大自然的丰饶。次句“秋高涧水清”则点出时令正值秋季,山涧流水清澈见底,环境宜人。
接下来,“路从云外绕”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仿佛穿行于云端,暗示了旅程的遥远和险峻。“人在瘴中行”暗指此地可能气候湿热,有瘴气,增添了旅途的艰难。诗人通过“野草齐腰长”进一步渲染了野外环境的茂盛,而“幽花照眼明”则以明亮的野花为亮点,给艰苦的行程带来一丝亮色。
最后两句“劳劳苦行役,端只为虚名”,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长途跋涉、辛勤劳作只是为了追求虚无名声的感慨,流露出旅途中的疲惫与对名利的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内心世界。
骑驴入石璧,我闻古仙人。
洞天秘云烟,道隐孰与亲。
羽士玉清侣,浪迹寄隐沦。
鍊真□阳山,采秀葛水滨。
乘兴忆遐趣,飘然问飙轮。
西风满空山,桂子玉露新。
□□□有地,天香散衣巾。
折桂勿久品,桃花易千春。
布谷啼稍歇,修篁满西轩。
匡林足薰风,对此昼掩门。
丹经倦披翻,浊酒犹在尊。
一饮醒渴肺,再斟咏玄言。
卢敖我思之,弘景道岂繁。
古士邈云汉,良怀想瑶琨。
朝阳倏西曛,念彼岁月奔。
颜貌不可恃,青青去玄根。
采真固难名,求道或有源。
三径若可赋,吾将老丘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