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鸟栖前楹,哑哑动哀鸣。
须臾双鹊呼,下上如有营。
既忧还复喜,徒乱羁旅情。
毁誉随爱憎,吉凶竟难凭。
聩聩绝聪听,冥心游太清。
鸦鸟栖前楹,哑哑动哀鸣。
须臾双鹊呼,下上如有营。
既忧还复喜,徒乱羁旅情。
毁誉随爱憎,吉凶竟难凭。
聩聩绝聪听,冥心游太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幽居公署中的内心世界,通过鸦鸟、双鹊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和对世事的深刻思考。
首句“鸦鸟栖前楹,哑哑动哀鸣”,以鸦鸟的栖息与哀鸣开始,营造出一种沉郁而略带悲凉的氛围。鸦鸟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哀伤或不平之事,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须臾双鹊呼,下上如有营”两句,双鹊的到来带来了些许变化,它们的呼唤和活动似乎在为诗人带来一丝希望或关注。然而,这种变化并未能完全改变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既忧还复喜,徒乱羁旅情”表达了诗人情绪的波动,忧喜交加,却最终只是扰乱了他作为羁旅之人的情感状态,暗示了外界的变化难以真正影响到内心的平静。
“毁誉随爱憎,吉凶竟难凭”揭示了诗人对于世间评价的无奈与困惑。毁誉、吉凶都随着人们的爱憎而变化,难以预测和把握,体现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最后,“聩聩绝聪听,冥心游太清”表达了诗人试图超越世俗纷扰,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他选择“聩聩绝聪听”,即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寂静,不再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冥心游太清”,则是指在冥想中遨游于清静之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无常时的复杂情感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深邃的情感层次。
悠悠我祖,肇自轩辕。迄于赵城,因而氏焉。
汉家涿郡,继族于燕。卜迁大梁,世系绵绵。
宋自中叶,徙都南塘。武显扈跸,聿居虞乡。
于赫文杏,奕世其芳。符德象贤,谱牒有光。
顾及于我,时运倏倾。族居萍散,遂殒家声。
苫块馀息,仅存其形。于焉有心,冀我后生。
后生是畏,圣谟炳如。维时孜孜,无忝厥初。
岂不尔念,为惜居诸。无后非孝,匪才若虚。
正春风初扇,梅蕊飘香,雨馀晴昼。
箫鼓声中,麝烟喷金兽。
幕府宾僚,杜诗韩笔,竞吐奇争秀。
共指乔松,同瞻峻岳,祝公眉寿。
汉相功勋,陈思文藻,奕世风流,迥居人右。
持节分符,屡试经邦手。
天府剧烦,雍容谈笑,令闻光前后。
君相恩隆,公圭金印,一时亲授。
东嘉海上孕瑰怪,之子人英晦当代。
发之辞章聊一噫,雷鼓霜钟警聋聩。
投吾夜光敢不拜,相期过高幸少杀。
君家风鉴严简汰,顾吾衰迟积尪瘵。
久隐墙东慕牛侩,绝望仲华安石辈。
老矣狂奴犹故态,清思屡遭俗子败。
絮衣棘径动罥碍,京尘浼人更难奈。
行拿一舟犯滂湃,五斗无馀杂糠稗。
全家饫飧云梦䔇,黄鹤登临指天外。
燕子西飞书可待,访吾少明安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