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落花诗九首·其一》
《补落花诗九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乘春春去去何方,水曲山隈白昼长。

绝代风流三峡水,旧家亭榭半斜阳。

轻阴犹护当时蒂,细雨旋催别树芳。

唯有幽魂消不得,破寒深醴土膏香。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补落花诗九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春天离去后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春光消逝、山水景色和落花凋零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首句“乘春春去去何方”,以拟人手法写出春天匆匆离去,不知所踪,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次句“水曲山隈白昼长”描绘了春日山水间的宁静与漫长,暗示了春光的消逝使得白天显得格外悠长。

“绝代风流三峡水”赞美了三峡水的美丽与风流,但同时也寓含了春光不再的惋惜。“旧家亭榭半斜阳”则通过夕阳映照下的亭台楼阁,进一步渲染了落日余晖中物是人非的凄凉氛围。

“轻阴犹护当时蒂,细雨旋催别树芳”两句,通过轻阴和细雨的描绘,表现了春天最后的挣扎和无奈,花朵虽然凋零,但仍试图留住最后一丝芬芳。

尾句“唯有幽魂消不得,破寒深醴土膏香”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他将落花比喻为无法消散的幽魂,即使化为泥土,其香气依然留存,表达了对春花深深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刻,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和僧广实三首·其一

曾向高安见大愚,迢迢一路彻天衢。

而今到处无些事,困睡饥餐得自如。

(0)

沈汤辅隐轩诗

小隐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轩良有意。

仕途捷径固无取,泉石膏肓亦犹次。

不知朝隐谁得之,我恐曼倩为近似。

公卿百执各有职,岂容妄隐但充位。

古人禄仕所不免,意在全身近于智。

庄周梅福此其流,吏隐之名可无愧。

沈君有弟今休文,咳唾成章数千字。

耻从举子事进取,逸韵高情寓吟醉。

乃兄宦达方强仕,翠竹停鸾想风致。

君侯才业伯仲间,退以求名名亦遂。

方今尧舜理四海,岩穴弹冠求自试。

朝廷既治群吏肃,何处堪为隐者地。

不如市隐最得策,大胜山林自憔悴。

花源缭绕转红绿,竹洞深沉入幽邃。

我闻此风颇健羡,图成未可日月冀。

他时傥作江西游,兄曰能来访予季。

(0)

秋日游南汰二首·其一

小雨沾秋旱,清曦霁晓氛。

山留归壑水,风送过江云。

碧瓦觚棱出,黄茅兔径分。

高僧似相喜,茗饮话殷勤。

(0)

咏雪

白榆风起匝天来,透隙穿帘醉眼开。

毡衬庭阶茸妥贴,带盘山径玉萦回。

根行万国将宜麦,香动千林独放梅。

閒把银杯评柳絮,始知谢女亦非才。

(0)

和董令升舍人

雨馀沙路润无泥,潋滟溪流与岸齐。

苒苒年华催我老,酣酣春意得人迷。

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

杨柳缓摇阴正午,谁家篱落一声鸡。

(0)

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其一

一樽芳酒起沉烟,绝胜红裙拥后前。

山色水光相上下,月华秋气共清圆。

佳时令我思韩愈,好梦逢君想惠连。

老大不知追逐乐,却因妍唱惜流年。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