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高安见大愚,迢迢一路彻天衢。
而今到处无些事,困睡饥餐得自如。
曾向高安见大愚,迢迢一路彻天衢。
而今到处无些事,困睡饥餐得自如。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现实与理想差距感慨的诗句。首句“曾向高安见大愚”表现了诗人在过去某个时刻,可能是在高安寺,与僧侣广实交流心得,体悟到了生命和佛法的某种深邃智慧。"迢迢一路彻天衢"则描绘了一条通往天界的道路,这里象征着精神追求的路径,是诗人内心世界中与高尚理想相连的桥梁。
而转折出现于第二句“而今到处无些事”,这里,“而今”表明了时间的流转和情境的改变,"到处无些事"则是对现实中的平淡与乏味的感慨,没有了过去那种深刻的交流和心灵的触动。
最后两字“困睡饥餐得自如”,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人在现实的平凡生活中找到了一种释放,虽没有高远的追求,但也能自得其乐。在这平淡中,诗人体会到了另一種形式的满足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差距所持有的超然态度。这不仅是诗人的个人情感抒发,也反映出了一种普遍的人生哲学,即在面对现实无法如愿以偿时,找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一阳生,万物萌。天本清,地常宁。四时行,万汇成。
如纬经,如权衡。天心平,人心诚。日月明,鬼神警。
方知天地分浊清,古今无亏盈。
圣泉拄杖犹通灵,敲骨出髓。
方悟从上诸圣碗鸣声,犹较芭蕉半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