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蹊几日不曾来,半是红香半绿苔。
乐事每从忙里过,好花偏向雨中开。
惯贫可使居无竹,高隐共忻山有莱。
投老田庐筋力倦,不才多病两悠哉。
幽蹊几日不曾来,半是红香半绿苔。
乐事每从忙里过,好花偏向雨中开。
惯贫可使居无竹,高隐共忻山有莱。
投老田庐筋力倦,不才多病两悠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生活的诗人在春天的感受和体验。开篇两句"幽蹊几日不曾来,半是红香半绿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机,"幽蹊"指的是小路或僻静之处,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与世隔绝的情怀。接着"乐事每从忙里过,好花偏向雨中开"则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便是在繁忙和不为人知中,也能找到快乐,而美好的景象往往在雨后展现。
下半首"惯贫可使居无竹,高隐共忻山有莱"继续表现了诗人的淡泊志趣,他习惯了清贫的生活,即便没有竹子也能安然自得。最后两句"投老田庐筋力倦,不才多病两悠哉"则流露出了诗人对年迈体力的感慨和对自己文学成就不足的自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哲学态度。
日人行新法,中国始遣使。
华民我自辖,诸国不得视。
彼非不欲尔,实亦势所至。
来者更五公,交涉略可志。
吾初检案牍,抄撮取关系。
会以事不竟,讫未就编次。
又观图书馆,典籍亦略备。
尽蒐为目录,颇足资考异。
迁延顾莫往,尤未坠此意。
晋鄙虽宿将,畏秦避其锋。
一军次荡阴,莫救邯郸攻。
信陵盔符至,犹恐众未从。
奋椎夺其军,朱亥真英雄。
遂使信陵君,名震崤函东。
悠悠晋鄙辈,何足谋成功。
驱车夷门下,敬问七十翁。
如今风尘内,可有人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