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雪》
《咏雪》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白榆风起匝天来,透隙穿帘醉眼开。

毡衬庭阶茸妥贴,带盘山径玉萦回。

根行万国将宜麦,香动千林独放梅。

閒把银杯评柳絮,始知谢女亦非才。

(0)
翻译
白榆树在风中摇曳,漫天飞舞,穿过缝隙和窗帘,让醉眼看清世界。
庭院台阶上铺着毛茸茸的垫子,山路如玉带般蜿蜒曲折。
想象这根根白榆如同万国的麦田,香气飘荡,只有梅花独自绽放。
悠闲地举着银杯品味柳絮般的轻盈,此刻才明白谢道韫的才华并非仅限于此。
注释
白榆:一种落叶乔木,古人常用来象征高洁。
匝天:遍布天空,形容范围广大。
茸妥贴:毛茸茸且舒适的样子。
带盘山径:形容山路像玉带一样环绕。
宜麦:适宜生长麦子。
谢女:指东晋才女谢道韫。
非才:并非只有才华,这里可能含有赞美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静谧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哲理。"白榆风起匝天来"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白榆树在冬日的风中摇曳,雪花纷飞,如同漫卷而来的白色潮水,充满了天空。

"透隙穿帘醉眼开"则是从室内向外观察,雪花如细针般穿过窗棂和帘幕,在室内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这里的“醉眼”并非酒醉,而是形容诗人在这静谧中获得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毡衬庭阶茸妥贴,带盘山径玉萦回"两句,描绘了雪后庭院和山路的宁静与洁净。毡衬,即厚重的毯子,在这里是铺在庭院中的意思,表明雪后的宁静连细小的声响都不愿打扰。而“带盘山径玉萦回”则形容山中小道被积雪覆盖,宛如玉石一般光滑。

"根行万国将宜麦,香动千林独放梅"两句,诗人转而描写了雪后大地的生机与自然界的孤傲。即便是严寒的冬日,麦苗依然在泥土中悄悄生长,而梅花则在千树之中独自绽放,它们不随波逐流,保持着自己的节操。

最后两句"閒把银杯评柳絮,始知谢女亦非才"是诗人对传统美学的反思与超越。这里的“閒把银杯”是闲暇时分拿起银杯,对比着雪后的柳絮(即柳絮被雪覆盖后如同细小的绢丝)。谢女,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某位女子,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传统审美标准的超越,认为不仅是谢女,即便是自己也并不追求那种才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哲思,是一篇融合了自然写意与个人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风梅

飞雪无声点画阑,树头春意已含酸。

天公为促调羹早,故遣狂风昨夜寒。

(0)

彦卿得子以诗来示依韵酬之

华缄千里寄欢声,亲爱深关父子情。

愿得明年重有报,便题诗句赠徐卿。

(0)

大横舟中

一叶扁舟自在行,闽山闽水照人清。

閒园见竹谁为主,野路看花不记名。

风雨惯回乡国梦,壶觞难尽故交情。

衰残缪总旬宣寄,北望金门感愧并。

(0)

次敖静之赠行韵

胸吞云梦气横秋,三峡词源日倒流。

正喜同官薰晋鄙,可堪临别赠吴钩。

翰林风月长庚老,杜曲烟花子美愁。

欲问相思意何限,汴河汾水两悠悠。

(0)

中秋之夕陈方伯廉夫招饮

画堂红烛照深更,对景相看感至情。

秋色正当今夕半,月轮应似故乡明。

一樽酩酊忘宾主,四海交游即弟兄。

却恐宦途容易别,思君何处可寻盟。

(0)

过十万囤·其二

叆叇云边玉峡开,两崖相对碧崔嵬。

树从黄凯村前绕,水自白羊塘上来。

酒至不辞先酩酊,诗成还欲细敲推。

眼前胜景看难尽,落日滩声一棹回。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