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之夕陈方伯廉夫招饮》
《中秋之夕陈方伯廉夫招饮》全文
明 / 祁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画堂红烛照深更,对景相看感至情。

秋色正当今夕半,月轮应似故乡明。

一樽酩酊忘宾主,四海交游即弟兄。

却恐宦途容易别,思君何处可寻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陈方伯廉夫邀请祁顺共饮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与意境。

首联“画堂红烛照深更,对景相看感至情”,描绘了宴会的场景,红烛照亮画堂,两人相对而坐,烛光映照下,情感深厚,触动人心。这里运用了“深更”这一时间点,增加了夜晚的静谧与氛围的庄重,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颔联“秋色正当今夕半,月轮应似故乡明”,通过描写中秋夜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秋色正浓,月轮高悬,仿佛照亮了诗人的心,唤起了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怀念。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细腻而深刻。

颈联“一樽酩酊忘宾主,四海交游即弟兄”,描述了宴会中的畅饮与友情。一樽酒下肚,宾主之间的界限似乎被酒精消融,彼此如同兄弟般亲密无间。这不仅体现了饮酒的乐趣,也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尾联“却恐宦途容易别,思君何处可寻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对友情的珍视。在官场的忙碌与变故中,担心与朋友分别后的孤独,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个地方再次找到心灵的依托。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以及对真挚友情的渴望,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情感的丰富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介绍
祁顺

祁顺
朝代:明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猜你喜欢

春泛词

见柳犹思古朗宁,江边风絮搅离亭。

天西昨夜昆仑雨,绿得牂牁几点萍。

(0)

暑甚偶然作·其二

一蝇集俎上,终日不得食。

一蚊入帷中,终夜不得息。

驱之仍复来,杀之已无益。

小人不在多,终必误家国。

要当屏腥膻,且宜严出入。

患至而后防,乃是下下策。

(0)

张保受降口号

鼙鼓声中泛上游,海门何处觅封侯。

城头指点洪涛里,刘令生还一叶舟。

(0)

宁远杂咏

山连六诏迥崔嵬,风土蛮乡亦怪哉。

阴日披裘晴衣袷,上方积雪下闻雷。

刀耕地向云中辟,索度人疑域外来。

说与吴侬浑未信,荷花时节柏樽开。

(0)

舟行雨泊

一棹沿湘岸,孤帆意黯然。

市镫红在水,江雨黑沈天。

云厚方堆絮,风寒欲折绵。

遥遥泊前渚,横舵卧炊烟。

(0)

送李莪洲司马之湖北

又见天涯书剑游,清尊话别苏门秋。

剧辛不作燕昭客,李白重登崔颢楼。

壮志大江流汉水,离情白日淡幽州。

葛龚亦自成千古,莫恨轻车老不侯。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