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涤山》
《大涤山》全文
唐 / 白元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天坛绝顶山,髣髴翠微间。

迹久苔纹碎,云根古木閒。

丹成人已去,鹤驾未曾还。

犹有箫吹响,时时下旧山。

(0)
注释
天坛: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绝顶:最高峰。
髣髴:好像,仿佛。
翠微:青翠的山色。
迹久:时间长久的足迹。
苔纹:苔藓的纹理。
云根:云雾缭绕的山脚。
古木:古老的树木。
丹成:指修炼丹药成功,常与修仙联系在一起。
人已去:指修炼者已经离世。
鹤驾:仙人的坐骑,常以鹤为象征。
未曾还:没有回来。
箫吹响:箫的吹奏声。
时时:常常,不时。
旧山:指天坛山,这里指代仙境或者修炼之地。
翻译
天坛山顶高入云端,仿佛在青翠的山腰间。
久无人迹苔藓破碎,古老树木倚靠在云雾之根。
炼丹的人已经离去,仙鹤的车驾也未曾回返。
仍有悠扬的箫声飘荡,时不时地从这座古老的山下降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副幽静古朴的山林景象,天坛绝顶之高远,使人感到神秘莫测;髣髳翠微间,则是对山上云雾缭绕的生动描述。迹久苔纹碎,表明岁月沧桑,古道已被青苔所覆盖,时间的痕迹随处可见。

云根古木閒,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丹成人已去,鹤驾未曾还,则是借用古代仙侠故事,以此表达对逝去时光和永恒生命的追寻。

犹有箫吹响,时时下旧山,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声,更蕴含着一种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之情。箫音在山谷间回荡,每一次听闻都如同回到那片曾经停留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永恒主题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白元鉴
朝代:唐

白元鉴(?—817)西川成都府(今四川成都)人。传为高祖功臣白君敏之孙。玄宗在蜀时,为威仪道士,住上皇观。后住余杭天柱观40年。事迹见《洞霄图志》卷五。《洞霄诗集》卷一收其诗10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猜你喜欢

冬夜伍国开有开同诸从过宿小楼以酒态美如嵇叔夜诗才清似沈休文为韵赋十四绝·其五

日短欢难尽,青尊夜更携。

烂醉无相讶,风流旧阮嵇。

(0)

度岭仍用前题壁韵

秋色苍茫万里开,长途匹马重迟回。

乡心回首无梅寄,客思冯高见雁来。

秦帝凿馀通贡道,陆郎归后有朝台。

山花山鸟如相识,未负临风独举杯。

(0)

留别伦五知曾息庵

忽忽征蓬又揽衣,感君相送出渔矶。

山中尚有双龙卧,海上虚劳乘雁飞。

世局真怜棋不定,主恩深荷日同辉。

无论当为苍生起,宵旰清朝忍自违。

(0)

得肴韵

多垒频年备四郊,乡书西望隔函崤。

惭无胜算堪谋国,空有雄文托解嘲。

薄宦淹留同泛梗,故人归去暂诛茅。

悬知后夜关情处,岭上梅花月半梢。

(0)

与王非熊宗伯游陵上仙人洞·其二

寝殿秋风鸣佩环,金银城阙映秋山。

何期王气钟祥地,尚有仙踪留世间。

半岭似听鸾啸下,疏林犹想鹤笙还。

与君再扫松阶坐,一隔红尘未可攀。

(0)

月夜陈路若戴安仲过集

怜君新况托江湖,为访名山过旧都。

偶向故人下尘榻,朅来长夏坐冰壶。

森森竹径炎蒸远,戛戛松涛夜色孤。

雅会随缘复随地,未须归梦到枌榆。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