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度岭仍用前题壁韵》
《度岭仍用前题壁韵》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色苍茫万里开,长途匹马重迟回。

乡心回首无梅寄,客思冯高见雁来。

秦帝凿馀通贡道,陆郎归后有朝台。

山花山鸟如相识,未负临风独举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辽阔秋景中的感受与思绪。首句“秋色苍茫万里开”,以苍茫的秋色铺展万里,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邃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辽远的世界之中。接着,“长途匹马重迟回”一句,通过骑马行进的形象,既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乡心回首无梅寄,客思冯高见雁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客居生活的感慨。没有梅花可以寄托乡愁,只能在高处见到南飞的大雁,这一景象既凄美又充满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秦帝凿馀通贡道,陆郎归后有朝台。”这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秦始皇开凿道路以通贡品,陆郎归来后留下朝台,这些历史痕迹虽已逝去,但它们所承载的意义却依然存在,提醒着人们不忘历史,珍惜当下。

最后,“山花山鸟如相识,未负临风独举杯。”诗人在这里找到了一丝慰藉,山花山鸟似乎都与他相熟,他在微风中独自举杯,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自由。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释放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秋天的山岭间,面对广阔天地与内心情感的复杂交织,既有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平静。诗中充满了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扬州闻歌二首·其一

淮南旧有于遮舞,隋俗今传水调声。

白雪阳春长寡和,著书愁绝郢中生。

(0)

檐下

檐下渠泉朝暮声,楼头山色四时青。

此中故有无穷意,正要悠悠醉复醒。

(0)

送石昌言知宿州

宦情重居内,世论轻守藩。

出处苟自得,重轻安足原。

昔常怪萧傅,耻乘太守幡。

颇独多严生,厌直金马门。

优游树风迹,宣布流上恩。

何负廷中臣,而贬千乘尊。

石侯古人风,自令薄夫敦。

平日不汲汲,左迁更轩轩。

轻舟趣行装,合符去天阍。

高卧可以治,簿书岂所烦。

我亦羁旅人,不堪市朝喧。

又无适时用,坐自悲素餐。

愿为江湖长,聊复育元元。

子若未北归,相过识吾言。

(0)

夜月露卧

微月翳西林,繁星灿如锦。

欢言恋清景,展席不遑寝。

凉风能相期,沆瀣若可饮。

劳生伤局促,徂岁急苒荏。

为君捐万虑,高卧且安枕。

(0)

寄朱三学士

忆在京辇居,相与巷南北。

幸非势利合,同有春秋癖。

往来熟杖屦,假借通经籍。

谁谓数斯疏,要云谅且直。

别离淹日月,寤寐见颜色。

惠我以好音,欣然对真迹。

微官事如毛,徇俗头欲白。

庸知尚可教,愿子更良食。

(0)

望九华山

九华非人境,闻誉不相识。

南浮大江波,始见苍翠色。

是时雨初霁,积霭尚融液。

九峰若惊龙,并跃云外碧。

森然耸牙角,未谓真是石。

问名审其实,欢喜惬所适。

恢奇一何甚,远想始开辟。

造化竞淫巧,斧斤恣彫刻。

不然何其功,不与嵩华敌。

我行宇宙间,若此曾未觌。

中国名山川,几何亢斯迹。

徘徊不能去,尘土愧行役。

平生乐间旷,时俗况迫阨。

谁为隐君子,携手宅岩隙。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