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失题》
《失题》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篇章何事等嬉游,尚想挥毫剪烛秋。

从古杀青徒自苦,只今醉墨可能求。

忽传鹭立沙头句,又见鸿归天外州。

襆研去来须猛省,不由自己更谁由。

(0)
注释
篇章:指文学创作。
嬉游:游玩,这里指轻松的创作态度。
挥毫:挥动毛笔写字。
剪烛秋:秋夜点蜡烛照明。
杀青:古时书籍成书后,用火熏烤使文字固定,象征作品完成。
徒自苦:白白地辛苦。
醉墨:沉迷于饮酒作诗。
鹭立沙头:鹭鸟站在沙滩上。
鸿归天外州:大雁飞回远方的地方。
襆研:包裹研石的布,代指研磨墨水。
猛省:深刻反思。
不由自己:不由自主,全靠自己。
翻译
为何要将创作视为游乐之事,还想要在秋夜提笔挥洒。
自古以来,完成著作只是自寻苦楚,现今沉迷于酒墨之中,还能期待什么追求。
忽然听到鹭鸟立在沙滩上的诗句,又看见大雁飞回远方的州郡。
研磨纸笔的来去,必须深深反思,这并非出自他人,全靠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牟巘的作品,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艺术成就。诗人开篇即提出“篇章何事等嬉游”,表现出对书写和生活态度的思考,接下来“尚想挥毫剪烛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从古杀青徒自苦"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前人作品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在艺术追求上的不懈努力和自我磨砺。而“只今醉墨可能求”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狂热与执着,以及通过文学来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

接着,"忽传鹭立沙头句"和"又见鸿归天外州"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境界。其中,“鹭立沙头”可能隐喻诗人对远行者的留恋或是对某种事物的期待,而“鸿归天外州”则显示出一种精神上的飞扬和自由。

最后,“襆研去来须猛省,不由自己更谁由”两句,蕴含着诗人的自我反思与警醒。这里的“襆研”指的是书写之物,即笔墨纸砚,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文字,提醒自己和读者要猛省自身,要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不应被外界左右。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与深度,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长安逢江南僧

孤云无定踪,忽到又相逢。

说尽天涯事,听残上国钟。

问人寻寺僻,乞食过街慵。

忆到曾栖处,开门对数峰。

(0)

送王使君赴苏台

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

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

疲氓赋重全家尽,旧族兵侵太半无。

料得伍员兼旅寓,不妨招取好揶揄。

(0)

山寺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0)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

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懒息机。

(0)

题韩信庙

逐鹿中原汉力微,登坛顿蹙楚军威。

足当蹑后犹分土,心未猜时尚解衣。

毕竟封侯符蒯彻,几曾握手到陈豨。

英魂漫洒荒山泪,秋草长陵久落晖。

(0)

夏词

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