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灯·其一》
《书灯·其一》全文
宋 / 刘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一点兰膏数寸心,小窗伴我夜沈沈。

煖分青燄藜烟细,喜动红光花意深。

洞见苦心归典策,照残幽梦入寒衾。

他时富贵不相弃,移上长檠伴醉吟。

(0)
注释
兰膏:珍贵的油脂,常用于古代诗词中象征高雅或深情。
夜沈沈:形容夜晚深沉寂静。
藜烟:藜草燃烧产生的烟,此处可能指简朴的生活。
寒衾:寒冷的被子,表示环境或心境的凄凉。
长檠:长柄灯架,古时用于照明,也象征高贵的环境。
翻译
一滴珍贵的兰膏映照着我深深的思绪,小窗下度过漫长的夜晚。
温暖的微光照亮了青色的藜火和细细的烟雾,喜悦之情使花朵的色彩更加深沉。
我能清晰地看到你苦心的努力,这光芒照亮了我孤独的梦境,穿透寒冷的被褥。
无论将来富贵与否,我都不会忘记这份情谊,让它陪伴我在醉酒时吟诵诗篇。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书灯》(其一),出自宋末元初诗人刘鉴之手。诗中通过对夜晚书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与情感。

"一点兰膏数寸心,小窗伴我夜沈沈。"

这里,兰膏指的是古代熏香用的香料,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心灵深处。"数寸心"则是形容内心之细腻与柔软。"小窗伴我夜沈沈"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仅有窗前微光陪伴的情景,"沈沈"二字传达出一种深远而幽静的氛围。

"煖分青燄藜烟细,喜动红光花意深。"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灯光下的温馨与诗人的喜悦之情。"煖分青燄"形容的是暖和而柔软的灯光,"藜烟细"则是对炉中香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细微烟雾的刻画。"喜动红光花意深"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份温馨与安宁的享受和珍视。

"洞见苦心归典策,照残幽梦入寒衾。"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在情感。"洞见苦心"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归典策"暗示了他对于生活和创作有着自己的规划与追求。"照残幽梦入寒衾"则是说诗人的灯光下,回望那些零碎而遥远的梦想,即便是在夜晚的寒冷之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温暖。

"他时富贵不相弃,移上长檠伴醉吟。"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他时富贵"指的是未来的某个时候,而"不相弃"则是说诗人希望即使在富贵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这份静谧与温暖。"移上长檠伴醉吟"则是在描述诗人将灯光挪动至书案旁,伴随着自己沉浸于文字的世界中,甚至是酒醒后的独自低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灯火与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在静谧中的思考和憧憬。

作者介绍

刘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赞北涧和尚

调古风高,神清气逸。

闻一唯升素王之堂,见微笑入空王之室。

恢恢绰绰兮以一而贯万,寂寂寥寥兮会万而归一。

此岂非八十三,住龙床角边。

南山之净慈,佛照之真子,北涧老贼者耶。

(0)

寄蒋山痴绝和尚·其二

没弦琴三弄五弄,无孔笛一声两声。

明月浮空天似水,长安归梦恰三更。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六十五

德山一棒,临济一喝。家贫难办素,事忙不及草。

三千里外见誵讹,未免虾跳不出斗。

(0)

送保慧大师·其一

生在如来家,须学如来行。

诸念入正念,有诤归无诤。

(0)

丰干寒拾赞·其七

对面抚掌,两镜相照。双涧与五峰,冷地齐失笑。

唤作普贤还料掉。

(0)

溪翁

水落曾知杓柄长,家风从此转凄凉。

有时浪起无风处,冷看截流人自忙。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