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南郭兮希达人,阐三籁兮闻天真,我昔此居称里仁。
夫君助我云连宅,燕泥忽混狐狸迹。
不如瓮牖门悬席,天地蘧庐况为客。
眷南郭兮希达人,阐三籁兮闻天真,我昔此居称里仁。
夫君助我云连宅,燕泥忽混狐狸迹。
不如瓮牖门悬席,天地蘧庐况为客。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在《四咏》系列中的第三篇《眷南郭》,以“眷南郭兮希达人,阐三籁兮闻天真”开篇,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之士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接下来的诗句“我昔此居称里仁”,则回忆了诗人过去居住的地方,被称作“里仁”,暗示着那是一个充满仁爱与和谐的环境。
“夫君助我云连宅,燕泥忽混狐狸迹。”这两句描绘了朋友的帮助与自己的生活境遇,其中“云连宅”可能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燕泥”与“狐狸迹”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温暖与和谐,后者则可能暗指生活的艰辛与复杂。
最后,“不如瓮牖门悬席,天地蘧庐况为客。”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宁愿过着简朴的生活,如同“瓮牖门悬席”的隐士,与天地同呼吸,即使作为客居之人,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平衡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