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至亦有渐,五十惟杖始。
行年日辰匝,幸免乡闾耻。
罪重疮难平,馀痂未脱疻。
登山足犹健,不用扶儿子。
我兄念辛勤,赠此携且倚。
他年赐环日,田舍尤须此。
早收藤节杯,旋缀乌皮几。
茅檐数间足,不用伐桐杞。
老至亦有渐,五十惟杖始。
行年日辰匝,幸免乡闾耻。
罪重疮难平,馀痂未脱疻。
登山足犹健,不用扶儿子。
我兄念辛勤,赠此携且倚。
他年赐环日,田舍尤须此。
早收藤节杯,旋缀乌皮几。
茅檐数间足,不用伐桐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目为《次韵子瞻寄黄子木杖》。诗中,诗人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描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逐渐需要借助拐杖行走,但庆幸的是已经五十岁了,不再为乡村邻里间的嘲笑所困。他感慨身体上的创伤虽深,但登山时还能保持脚步稳健,无需依赖他人。
苏辙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兄长苏轼的感激之情,兄长赠送的木杖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派上用场,不仅是实用之物,也是兄长关心和亲情的象征。他还提到,将来回到田园生活,简单的藤节杯和乌皮几就足够,不必追求过于奢华的装饰,茅屋几间,简朴的生活就心满意足。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洞庭春色摇烟空,两山如带断复通。
吴舠惯剪巨浪出,旭日更照疏林红。
林端濛濛山翠袭,细蕊乔柯烂生色。
榜人歌起青芦中,山家吠犬朱樱侧。
回飙送影帆容与,远岫垂阴近峰仄。
由来震泽饶波浪,复此春游好风日。
主人且停杯,听我尊前歌。
此时有酒不厌少,此时看山不厌多。
但得两山长在眼,那愁万顷来风波。
春光可惜渺如许,卜居未定成蹉跎。
不识鱼君陂,幸识鱼君令。
城隅敞台榭,水木相翳映。
谓予此栖迟,差可閒眺听。
是时秋气深,白露渐兰径。
瘦石裹苔斑,寒花栖蝶暝。
女墙逻柝喧,梵阁宵钟应。
虑淡群物轻,时危百忧并。
皎皎明月枝,惊乌栖不定。
茗窗静披览,冥缅独无竟。
昔贤曾授经,履屐痕犹剩。
导汶自艾山,南流达新甫。
东蒙配岱宗,其首挈邹鲁。
一山一水间,幽胜略可数。
薄营本荒陬,芟除辟宿莽。
双溪作襟带,连冈若环堵。
结屋八九间,开径数十武。
欹仄植亭栈,夷旷筑场圃。
畚锸连朝昏,胼胝易寒暑。
但求静者便,不厌作者苦。
故园日以疏,故人日以隔。
奈此头上冠,负却山中屐。
望望吴天遥,蘼芜春一碧。
同心旷难期,异乡谁结客。
二陆想平原,五湖招少伯。
存者半参商,殁者成往昔。
而我徒索居,流光坐愁惜。
白云何处寻,桃花空脉脉。
汝水清且纡,明霞生远空。
何来得双鲤,溯自江之东。
素书不盈尺,白雪满邮筒。
经术彭宣老,清言徐稚雄。
朱张故无恙,王杨激颓风。
升沈各异趣,幽事总相同。
蹇余周南留,天涯怜转蓬。
延津会须合,长啸倚崆峒。
东方日未明,寒林鸟将散。
霭霭川雾昏,缕缕村烟乱。
崩云卧岑崖,狂飙决门闬。
迢迢白水程,栗栗黑坟岸。
阴阴虫知曙,喈喈鸡迎旦。
狨猺俨狙伏,徒御失鱼贯。
稍闻滇水寒,已习炎方暵。
凉冷虽迕时,阴阳自贞观。
吹万感觱发,致一疑漶漫。
霜封紫柯荣,冰蚀丹蘤粲。
游子悲远乡,夙兴转劳惮。
朱轮一何翩,玄冬岂为玩。
骍骍激靡怀,郁郁累方叹。
五斗陶令奔,一瓢许君判。
扣角白石咢,乘桴沧海惋。
永言缉修轨,末以尘缨绊。
冒寒发江郭,随众述所职。
驱车策驽马,夙夜不遑息。
行山历峻阪,溯川履深泽。
昔来枫叶青,今往霜林赤。
郡县本旧游,转盼非畴昔。
新知多迁除,故吏半更易。
惆怅时物移,铜符犹未释。
服役职所任,讵叹如蓬迹。
耿怀抱微诚,天颜期再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