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陶泓质,曾经洗玉池。
文章今日事,模范古人师。
雨濯金星出,苔侵玉箸欹。
连城何用假,投赠比琼枝。
一片陶泓质,曾经洗玉池。
文章今日事,模范古人师。
雨濯金星出,苔侵玉箸欹。
连城何用假,投赠比琼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民表对中国古代艺术品——瓦研的赞美和致谢之作。诗人首先描述瓦研质地纯净,犹如一片出自名窑的陶泓,曾被用于清洗珍贵的玉器,暗示其来历不凡。接着,他将瓦研比喻为今日文章的标准和古人的学习榜样,强调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雨濯金星出"描绘了研瓦在雨水冲洗下,表面的纹理如同金星般闪烁,增添了艺术美感。而"苔侵玉箸欹"则写出了研瓦虽经岁月侵蚀,但仍保持着玉质的高贵,倾斜的姿态更显其沧桑与韵味。
最后,诗人认为瓦研的价值超越了寻常,甚至可以媲美连城之璧,表达对朋友馈赠的珍视,并将其视为珍贵的礼物,堪比瑰丽的琼枝。整首诗语言典雅,借物抒怀,既赞美了瓦研,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激之情。
禅房柱杖惊众禽,咫尺嵌空生太阴。
诸君雅兴在丘壑,陡觉突兀藏胸襟。
因言牛李灰飞日,平原物化馀兹石。
沉沦岁久雷电知,迸裂须弥罅中出。
金仙化作浮海琼,异事惊起群龙争。
天惊雨逗补不得,谩解人间千日酲。
山僧谈空雨华息,稽首持赠家四壁。
云边老隐先得之,竟使若洲怀痼疾。
苏公正爱仇池盆,晋卿画马空骏奔。
不知君家伯仲好,分许半席同朝昏。
我思世味真如蜡,留取寸田并尺宅。
他年归卧意何如,洲上云边一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