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甘白发投南老,相送黄郎赋北游。
十月肃霜清广道,五云佳日照高楼。
儒生合在贤能举,宰相方深吐握求。
明日风帆如疾马,有时烟渚惜眠鸥。
自甘白发投南老,相送黄郎赋北游。
十月肃霜清广道,五云佳日照高楼。
儒生合在贤能举,宰相方深吐握求。
明日风帆如疾马,有时烟渚惜眠鸥。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丁复所作的《送黄民尚入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黄郎远行赴京的送别之情。首句“自甘白发投南老”表明诗人已年事已高,但仍愿支持黄郎追求仕途,显示出深厚的友情和期待。次句“相送黄郎赋北游”直接点题,描绘了送别的场景。
“十月肃霜清广道”描绘了深秋时节,道路洁净,气候宜人的景象,为友人的旅程增添了诗意。接着,“五云佳日照高楼”以五彩祥云和阳光普照的高楼,象征着黄郎此行前程似锦,充满希望。
“儒生合在贤能举”表达了诗人对黄郎才学的认可,认为他应得到贤能者的提拔。而“宰相方深吐握求”则暗示朝廷正在积极寻求人才,为黄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最后一句“明日风帆如疾马,有时烟渚惜眠鸥”,以风帆疾驰和鸥鸟栖息的画面,既祝愿友人旅途顺利,又寓含了对友人远离后自己孤独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也流露出诗人自身的感慨,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仕途和友情的独特见解。
煮饼了长夏,饱外非所忧。
既和以滑甘,亦用冷煖投。
芼之蔬茹嘉,一箸真良谋。
风轩置盆水,帘虚漾林幽。
更催石鼎煎,瀹此茗雪瓯。
且足为口腹,庶得少迟留。
山房无六月,微凉已飕飕。
庚伏始云中,不日天下秋。
善来二三友,閒身宜自由。
步可著两履,汎可掉扁舟。
破壁委穷巷,孤城带芳洲。
初传多黍稌,忽诏捕螟蟊。
但畏妨我诗,恒饥思难抽。
灵隐天竺山,清流漱奇石。
草木郁青葱,岩洞耀丹碧。
有时闲联骑,尽日为散策。
萧条怀古心,髣髴问遗迹。
胜士多去来,流年几今昔。
寺记喜逢陆,泉碑尚馀白。
因知幽绝处,得之乃无斁。
所以千载后,山名转辉赫。
二子有逸韵,烟霞本其癖。
想当落笔时,无地著清适。
嗟我复何人,长歌想英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