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当七夕,织女度银河。
绝顶瞻星近,浮空见月多。
仙家还杼轴,人世自干戈。
抱拙何烦问,临风一浩歌。
紫云当七夕,织女度银河。
绝顶瞻星近,浮空见月多。
仙家还杼轴,人世自干戈。
抱拙何烦问,临风一浩歌。
这首元代诗人黄镇成的《南山紫云山居(其二)》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以织女渡过银河的神话为背景,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世事的对比。首句“紫云当七夕”点明了时间是农历七月七日,天空中紫云密布,象征着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时刻。"织女度银河"进一步强化了这个主题,织女的身影穿越天际,寓意着爱情与分离。
接下来,“绝顶瞻星近”描绘了在高山上仰望星空的景象,星星仿佛触手可及,给人以超脱尘世的静谧之感。“浮空见月多”则强调了月光的明亮,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澄澈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人将视线从天上转到人间,“仙家还杼轴,人世自干戈”,通过织女的神话与现实世界的战争相对照,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间纷扰的忧虑。
最后两句“抱拙何烦问,临风一浩歌”表达了诗人选择隐逸山居,不问世事的态度,他怀抱质朴,无需外界的打扰,只愿在清风中放声歌唱,享受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画船插帜摇秋光,鸣铙传鼓水洋洋。
豫章太守吴郡郎,行指斗牛先过乡。
乡人出郭航酒浆,炰鳖鲙鱼炊稻粱。
芡头肥大菱腰长,釂酬喧呼坐满床。
怪君三年寓瞿塘,又驱传马登太行。
缨旄脱尽归大梁,翻然出走天南疆。
九江左投贡与章,扬澜吹漂浩无旁。
老蛟戏水风助狂,盘涡忽坼千丈强。
君闻此语悲慨慷,迎吏乃前持一觞。
鄙州历选多俊良,镇抚时有诸侯王。
拂天高阁朱鸟翔,西山蟠绕鳞鬣苍。
下视城堑真金汤,雄楼杰屋郁相望。
中户尚有千金藏,漂田种粳出穰穰。
沉檀珠犀杂万商,大舟如山起牙樯。
输泻交广流荆扬,轻裾利屣列名倡。
春风蹋谣能断肠,平湖湾坞烟渺茫。
树石珍怪花草香,幽处往往闻笙簧。
地灵人秀古所臧,胜兵可使酒可尝。
十州将吏随低昂,谈笑指麾回雨旸。
非君才高力方刚,岂得跨有此一方。
无为听客欲沾裳,使君谢吏趣治装。
我行乐矣未渠央。
《送程公辟守洪州》【宋·王安石】画船插帜摇秋光,鸣铙传鼓水洋洋。豫章太守吴郡郎,行指斗牛先过乡。乡人出郭航酒浆,炰鳖鲙鱼炊稻粱。芡头肥大菱腰长,釂酬喧呼坐满床。怪君三年寓瞿塘,又驱传马登太行。缨旄脱尽归大梁,翻然出走天南疆。九江左投贡与章,扬澜吹漂浩无旁。老蛟戏水风助狂,盘涡忽坼千丈强。君闻此语悲慨慷,迎吏乃前持一觞。鄙州历选多俊良,镇抚时有诸侯王。拂天高阁朱鸟翔,西山蟠绕鳞鬣苍。下视城堑真金汤,雄楼杰屋郁相望。中户尚有千金藏,漂田种粳出穰穰。沉檀珠犀杂万商,大舟如山起牙樯。输泻交广流荆扬,轻裾利屣列名倡。春风蹋谣能断肠,平湖湾坞烟渺茫。树石珍怪花草香,幽处往往闻笙簧。地灵人秀古所臧,胜兵可使酒可尝。十州将吏随低昂,谈笑指麾回雨旸。非君才高力方刚,岂得跨有此一方。无为听客欲沾裳,使君谢吏趣治装。我行乐矣未渠央。
https://shici.929r.com/shici/xNEfXv4ZGE.html
赤车使者白头翁,当归入见天门冬。
与山久别悲匆匆,泽泻半天河汉空。
羊王不留行薄晚,酒肉从容追路远。
临流黄昏席未卷,玉壶倒尽黄金盏。
罗列当辞更缱绻,预知子不空青眼。
严徐长卿误推挽,老年挥翰天子苑。
送车陆续随子返,坐听城鸡肠宛转。
六朝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
钟山石城已寂寞,祇见江水云端来。
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世宗初伐淮。
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台。
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
降王北归楼殿坼,弃屋尚锁残金堆。
神灵变化自真主,将帅何力求公台。
山川清明草木静,天地不复屯云雷。
使君登高访古昔,伤此陈迹聊持杯。
因留嘉客坐披写,酃渌笑语倾如筛。
酒酣重惜功业晚,老矣万卷徒兼该。
攒峰列壑动归兴,忧端落笔何崔嵬。
馀年无欢易感激,亦愧庄叟能安排。
青灯明灭照不寐,但把君诗阖且开。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其二》【宋·王安石】六朝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钟山石城已寂寞,祇见江水云端来。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世宗初伐淮。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台。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降王北归楼殿坼,弃屋尚锁残金堆。神灵变化自真主,将帅何力求公台。山川清明草木静,天地不复屯云雷。使君登高访古昔,伤此陈迹聊持杯。因留嘉客坐披写,酃渌笑语倾如筛。酒酣重惜功业晚,老矣万卷徒兼该。攒峰列壑动归兴,忧端落笔何崔嵬。馀年无欢易感激,亦愧庄叟能安排。青灯明灭照不寐,但把君诗阖且开。
https://shici.929r.com/shici/PDNwp33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