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僧蹊蟠青苍,莓苔上秋床。

露翰饥更清,风蘤远亦香。

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ūnshānhuìmèngjiāoyùn
sòng / wángānshí

sēngpánqīngcāngméitáishàngqiūchuáng

hàngèngqīngfēngniǎoyuǎnquán

sǎoshíchūsōngkōngguāng

jiǔyóurěnháiguāngàichǎng

翻译
僧人踏过青翠的小径,莓苔覆盖的秋床上落满了露水。
饥饿的笔触在清冷的露水中更加犀利,远处的花香随风飘来。
清扫石头,显露出古老的色彩,洗净松枝,接纳空灵的光芒。
长久地游历此处,我不忍离去,却被繁复的官场逼迫不得不归。
注释
僧蹊:僧人的小径。
蟠:盘绕。
莓苔:一种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
秋床:秋天的地面或落叶堆积如床。
露翰:沾满露水的笔。
风蘤:随风飘来的花朵。
古色:古老的色彩。
空光:空灵的光芒。
久游:长时间的游览。
不忍还:舍不得离开。
迫迮:逼迫狭窄。
冠盖场:指官场,形容仕途繁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客在昆山慧聚寺内的所见所感。开篇“僧蹊蟠青苍,莓苔上秋床”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僧人的生活场景,僧人日常步行的地方被植物覆盖,秋天的苔藓铺满了他们休息的地方。接下来的“露翰饥更清,风蘤远亦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晨露洗涤过的花草更加清新,而远处飘来的花香也令人陶醉。

诗人通过“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两句,表达了对寺庙中古朴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赞赏。寺中的石头经过岁月的洗礼,显露出古老的颜色,而树木在风中摇曳,似乎在吸收着天空的清光。

最后,“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景致的留恋之情。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他仍然不愿离开这里,只是因为外界的种种事情迫使他返回现实世界,这里的“冠盖场”暗指的是繁忙和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远离尘世的寺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送徐兄访陈宰

投老持竿柳外村,尺书久不抵脩门。

料应下榻从容日,自说通家好子孙。

(0)

玉漏迟

绿树深庭院。侵帘暝草,沿砌幽藓。

问讯馀芳,糁径碎红千点。

暗有芹香堕几,认杏栋、营巢新燕。晴思软。

春光几许,费人裁剪。

梅阴地湿无尘,但密袖薰虬,静看诗卷。

半掬羁心,似翠蕉难展。

花事因循过了,渐愁人、薰风团扇。屏昼掩。

屏上数峰青远。

(0)

浣溪沙·其五

索得玄珠也是呆。人人有分莫胡猜。

顶门一眼镇长开。

路断玉关无辙迹,雪埋葱岭没根栽。

始称达摩不曾来。

(0)

次韵冯圆中木犀六言

碧玉闹妆金粟,香随烟雾横斜。

更欲移筇问讯,前山几度云遮。

(0)

凤鸣洞

何年雷斧凿山裂,六月苍崖细飞雪。

孤凤一去声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

我知仙去仙尚存,时见真形生岩穴。

青天半夜玉箫寒,唤起幽人舞明月。

(0)

小春见梅

孤根十月已先温,不待春风破玉痕。

冷艳一枝何处见,竹边池阁水边村。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