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蹊蟠青苍,莓苔上秋床。
露翰饥更清,风蘤远亦香。
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
僧蹊蟠青苍,莓苔上秋床。
露翰饥更清,风蘤远亦香。
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客在昆山慧聚寺内的所见所感。开篇“僧蹊蟠青苍,莓苔上秋床”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僧人的生活场景,僧人日常步行的地方被植物覆盖,秋天的苔藓铺满了他们休息的地方。接下来的“露翰饥更清,风蘤远亦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晨露洗涤过的花草更加清新,而远处飘来的花香也令人陶醉。
诗人通过“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两句,表达了对寺庙中古朴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赞赏。寺中的石头经过岁月的洗礼,显露出古老的颜色,而树木在风中摇曳,似乎在吸收着天空的清光。
最后,“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景致的留恋之情。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他仍然不愿离开这里,只是因为外界的种种事情迫使他返回现实世界,这里的“冠盖场”暗指的是繁忙和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远离尘世的寺庙生活的向往。
投老持竿柳外村,尺书久不抵脩门。
料应下榻从容日,自说通家好子孙。
绿树深庭院。侵帘暝草,沿砌幽藓。
问讯馀芳,糁径碎红千点。
暗有芹香堕几,认杏栋、营巢新燕。晴思软。
春光几许,费人裁剪。
梅阴地湿无尘,但密袖薰虬,静看诗卷。
半掬羁心,似翠蕉难展。
花事因循过了,渐愁人、薰风团扇。屏昼掩。
屏上数峰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