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松庵口占二首·其二》
《万松庵口占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卢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云根一翠蔽山阿,尽是寒标不改柯。

草阁惠风灵籁发,天然秋宇泛笙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万松庵周边的自然景观与氛围,充满了清幽与宁静之美。首句“云根一翠蔽山阿”以“云根”起笔,巧妙地将视线引向高耸入云的山峰,通过“一翠”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山间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一片翠绿的屏障遮蔽了山的轮廓,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意境。

接着,“尽是寒标不改柯”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这里的环境特征——即便是在寒冷的季节,山林中的树木依然保持着它们独特的姿态,不随四季更迭而改变,展现出一种坚韧与不变的精神风貌。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品格的赞美。

“草阁惠风灵籁发”则将视角转向了庵内的小屋与周围的自然风声。在这样的环境中,微风轻拂,草木摇曳,仿佛大自然的声音汇聚成一首和谐的乐章,为静谧的庵内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一句通过“惠风”和“灵籁”两个词,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庵内可能存在的某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祥和。

最后,“天然秋宇泛笙歌”将画面推向高潮。即使是在秋天这样一个丰收而略带凉意的季节,庵内却洋溢着欢愉的气氛,仿佛人们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通过音乐与歌声表达出内心的喜悦与和谐。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场景,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在自然之中寻得精神寄托的深刻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松庵周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庵内生活状态的温馨展现,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审美体验和精神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平静与和谐的渴望。

作者介绍

卢宁
朝代:明

卢宁(一五○三—一五六一),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猜你喜欢

自蒲赴湖早行作

小隐幽情薄宦身,五更骑马寿安尘。

春如流水行随客,晓与青山气逼人。

报国丹心千载事,对花霜鬓一番新。

秦吴绝域从来恨,我已能知莫问津。

(0)

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

依依牛马辨平沙,三日扁舟近祝家。

明日扬帆应复驶,蒸云散乱作风花。

(0)

西风

西风何时来,秋声已萧瑟。

卧闻庭前树,终日鸣策策。

虽云未摇落,惨淡损光泽。

官槐脱高花,稚柏矜独碧。

感兹岁婉娩,客路尚行役。

病骨感秋气,疟疠苦见迫。

蜗牛犹自庇,狐兔亦有宅。

抱病寄官舍,意气非复昔。

顾无揣摩才,胡为诸侯客。

(0)

卜子夏

宣尼生不到西河,圣化难沾觖望多。

商也天教生独晚,为分一脉阐文科。

(0)

留题郫县西禅院古调诗

郫县七十寺,棋布于郊坰。

景德当道衢,宝塔腾青冥。

其间西禅院,地胜景物灵。

何以使索然,中有大藏经。

自从没官来,卷帙何零丁。

府民纳其直,将迁离梵庭。

奇哉陈氏子,睹此而涕零。

谓寺无九部,何以重佛僧。

如人去五脏,何以主神形。

舍财百万馀,赎之俾安宁。

兰若皆修饰,贝叶重芬馨。

签函列金玉,堂殿挥丹青。

永以镇福地,实可壮禅扃。

命僧开宝藏,煌煌如日星。

读诵香院里,音响何泠泠。

闻者与见者,如醉而得醒。

岂不获洪福,深远于沧溟。

凡人富金帛,安能延百龄。

唯有好善道,声誉喧雷霆。

高吟二百言,长使郫民听。

(0)

入讲论语二首·其二

躬承清问及年丰,蚕麦今还与旧同。

稼穑艰难周圣虑,农桑劝课即田功。

志民深闵僖公雨,勤业犹存豳国风。

恳恳召和关主德,我皇心直与天通。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