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然四面见灵光,败宇颓垣似牧场。
七十二贤无著处,旋编茅屋荐膏芗。
岿然四面见灵光,败宇颓垣似牧场。
七十二贤无著处,旋编茅屋荐膏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诗意的场景。首句“岿然四面见灵光”,以“岿然”形容四周景象的稳固与不朽,同时“灵光”二字暗示了虽在废墟之中,仍存有某种超凡脱俗之气。接着“败宇颓垣似牧场”,将破败的房屋比作广阔的牧场,既展现了环境的荒凉,也隐含着一种自然与人类文明之间微妙的和谐。
“七十二贤无著处”,引用古代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赞扬弟子颜回的话“贤哉回也”,此处借指古代圣贤之士。然而,“无著处”则暗示这些圣贤的智慧与美德,在当前的环境中已难以寻觅,流露出一种对文明衰落的感慨。
最后一句“旋编茅屋荐膏芗”,意为迅速搭建简陋的茅草屋,以供奉香火。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也暗含了在荒凉之地重建文明、传承文化的决心和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以及对未来重建的期待。
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
②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
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
③杖策寻故人,解鞍暂停骑。
石门殊豁险,篁迳转森邃。
④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
平生慕真隐,累日探灵异。
⑤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
⑥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
⑦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
韩公是襄土,日赏城西岑。
结构意不浅,岩潭趣转深。
皇华一动咏,荆国几讴吟。
旧径兰勿剪,新堤柳欲阴。
砌傍余怪石,沙上有闲禽。
自牧豫章郡,空瞻枫树林。
因声寄流水,善听在知音。
耆旧眇不接,崔徐无处寻。
物情多贵远,贤後岂无今。
迟尔长江暮,澄清一洗心。
闻君息阴地,东郭柳林间。
左右瀍涧水,门庭缑氏山。
抱琴来取醉,垂钓坐乘闲。
归客莫相待,寻源殊未还。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②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
③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
④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⑤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
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
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
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