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和节》
《中和节》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柳下一瓢酒,湖风散积阴。

晴舒生物命,春酌化工心。

莺语调寒燠,花妆定浅深。

悠然情性会,宇宙入孤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jié
sòng / línjǐng

liǔxiàpiáojiǔfēngsànyīn

qíngshūshēngmìngchūnzhuóhuàgōngxīn

yīngtiáohánhuāzhuāngdìngqiǎnshēn

yōuránqíngxìnghuìzhòuyín

注释
柳:柳树。
一:一个。
瓢:舀酒的器具。
酒:酒。
湖风:湖边的风。
散:驱散。
积阴:积聚的阴云。
晴舒:晴天舒展。
生物命:万物的生命。
春酌:春天的饮酒。
化工心:大自然的生机。
莺语:黄莺的鸣叫。
调:调节。
寒燠:冷暖。
花妆:花朵的颜色。
定:确定。
浅深:深浅。
悠然:悠闲自在。
情性:情感和性格。
会:融合。
宇宙:天地万物。
孤吟:独自吟唱。
翻译
在柳树下倒一杯酒,湖面微风吹散了阴霾。
阳光明媚让万物复苏,春天的美酒触动大自然的心灵。
黄莺的歌声调节着冷暖,花朵的颜色由浅入深。
心情悠然自得,融入这广阔宇宙,独自低声吟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在中和节所作,以春天的景色和感受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首句“柳下一瓢酒”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柳树下品酒的情境,透露出闲适与淡泊的气息。次句“湖风散积阴”则写出湖风吹过,驱散阴霾,象征着生机与活力的复苏。

“晴舒生物命”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放晴带来的万物生长之态,而“春酌化工心”则将春天视为大自然的化工师,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生命力的赞美和敬意。接下来,“莺语调寒燠”通过黄莺的鸣叫,微妙地传达了气温的变化,暗示了春天的细腻与多变。

“花妆定浅深”描绘了花朵因气候不同而展现出各异的色彩深浅,富有画面感。最后两句“悠然情性会,宇宙入孤吟”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广袤的宇宙之中,通过孤独的吟唱,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旷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思想。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青玉案

海棠枝上流莺啭,试小立、春风面。

细草凌波红一线。

碧云凝照,绿杨零乱,重锁深深院。

甘蕉翠滴当心卷,遍写相思空自遣。

归去枕函曾梦见。

一天星月,满庭风露,吹落梨花片。

(0)

浣溪沙.夏夕赏莲

水面风来晚更宜,酒香荷气水沉微。

谁家长笛倚楼吹。

五月梅花今夜落,千门梧叶未秋飞。

不知零露湿人衣。

(0)

海乡竹枝歌·其一

潮来潮退白洋沙,白洋女儿把锄耙。

苦海熬乾是何日?免得侬来爬雪沙。

(0)

咏梦

的的缘愁得,蒙蒙与醉和。

轻随云浩荡,暗越岭嵯峨。

夜店嗟偏短,春闺想最多。

关山归识路,江渚去凌波。

梁落中宵月,楼横欲曙河。

隔帘休警鹊,近烛任飞蛾。

游远宁烦载,穿深岂畏诃。

寒惊瑶作障,暖恋锦成窝。

蝴蝶谁家信,鸳鸯别浦歌。

静嫌风动竹,闹怯雨鸣荷。

寂历窗扃纸,低迟帐卷罗。

知情唯枕共,送恨忽钟过。

缟袂香犹在,朱弦字不磨。

记来还仿佛,寻去已蹉跎。

宿烬分余麝,残妆晕浅螺。

忧欢情总幻,离合事皆讹。

池上吟芳草,庭前觅旧柯。

既因思是种,复念睡为魔。

易断俄如此,难凭竟若何。

阳台莫重问,千古笑巫娥。

(0)

寒泉

远络丛峰间,平流盘石上。

月照欲成潭,风吹不生浪。

声兼寒叶下,色映秋苔涨。

野客照羸颜,曾来倚筇杖。

(0)

送沈孝廉读书天屏山

秋空雨洗千芙蓉,霜树绕谷攒青红。

嗟我欲游不可得,子往毕业兹山中。

念子出身自纨绮,秀如青松茁蒿蓬。

十年奔走铩毛翮,黄金散尽家已空。

怀中一经不敢弃,舍此将恐为昏聋。

束书上堂告父母,云深独往无仆僮。

林僧谷叟颇惊客,粗茶粝饭意甚忠。

身闲昼静百事绝,经史左右相研攻。

径须跨海踏鲸背,且莫琐屑笺鱼虫。

车良路端期不止,跬步自可升华嵩。

学成静俟时自至,譬彼力穑遭年丰。

朝廷悬爵待奇隽,掇取五鼎荣三公。

古来孝弟神所相,未必使子羸其躬。

蹇予少学壮愈惰,聪明日损鬓已翁。

世间有书未尽读,安得返老还为童。

跛鳖那由追騄耳,赠子以策情何穷。

倘有新知远相教,为我缄寄东飞鸿。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