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络丛峰间,平流盘石上。
月照欲成潭,风吹不生浪。
声兼寒叶下,色映秋苔涨。
野客照羸颜,曾来倚筇杖。
远络丛峰间,平流盘石上。
月照欲成潭,风吹不生浪。
声兼寒叶下,色映秋苔涨。
野客照羸颜,曾来倚筇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山涧景象。"远络丛峰间"写出了泉水源头在山峰深处,水流蜿蜒曲折;"平流盘石上"则展示了泉水在平坦的石头上缓缓流淌。"月照欲成潭",夜晚的月光如镜,使得水面仿佛形成一个小小的潭,静谧无声;"风吹不生浪",微风拂过,水面却未激起一丝涟漪,显得格外平静。
"声兼寒叶下",诗人通过听觉,将泉水声与落叶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增添了秋天的萧瑟感;"色映秋苔涨",水色映照在青苔上,更显出深秋的幽静和生机。最后两句"野客照羸颜,曾来倚筇杖",以个人的感受收尾,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这寒泉时的孤独与沉思,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杖藜独行的瘦弱身影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
总的来说,这首《寒泉》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意境,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内心的孤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