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
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
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
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
四人归业闾里闲,小儿跳浪健儿舞。
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
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
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
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
四人归业闾里闲,小儿跳浪健儿舞。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胜利后的场景,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军事行动的紧张与激烈,以及战后民众的欢庆与安宁。首句“蔡州城中众心死”表达了城中百姓在妖星出现时的心理状态,妖星往往被视为不祥之兆,但随即展现的是汉家飞将的英勇,门洞开启,传递出一种解放和胜利的情绪。其后的“贼徒崩腾望旗拜”与“有若群蛰惊春雷”,则描写了敌军的恐慌与混乱,以及战场上的激烈冲突。
接下来的“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中,“狂童”可能是指被迫加入战乱的民众,而“太白夭矫垂捷书”则暗示着战争的紧急与迅速。然而在这样的混乱之后,是相公的从容镇抚,他的到来带来了秩序和平静,“常侍郊迎负文弩”则表现了官员对军队的支持。
最后,“四人归业闾里闲,小儿跳浪健儿舞”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宁静景象。百姓重返日常生活,小孩子们在街头嬉戏,这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庆祝。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鲜明地描绘出了战争与和平的对比,以及人民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君不见黄鹄高于五尺童,化为白凫似老翁。
故畦遗穗已荡尽,天寒岁暮波涛中。
鳞介腥膻素不食,终日忍饥西复东。
鲁门鶢鶋亦蹭蹬,闻道如今犹避风。
绿槐荫长路,骏马垂青丝。
柱史谒承明,翩翩将有期。
千官大朝日,奏事临赤墀。
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
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
按俗又如此,为郎何太迟。
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
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