甃盆乍植,爱纤埃不受,比玉还明。
信风尚远,微开都赖烘成。
昔日蕊珠宫里,恰一枝、映雪盈盈。
离魂冷,几番锦障,暗转啼莺。
犹怜翠釭闲对,恁秀影无双,心拟仙灵。
香愁水逝,月中梦落春庭。
为谢灌畦邻叟,道种花、今已忘情。
驴背稳,寻梅且上野亭。
甃盆乍植,爱纤埃不受,比玉还明。
信风尚远,微开都赖烘成。
昔日蕊珠宫里,恰一枝、映雪盈盈。
离魂冷,几番锦障,暗转啼莺。
犹怜翠釭闲对,恁秀影无双,心拟仙灵。
香愁水逝,月中梦落春庭。
为谢灌畦邻叟,道种花、今已忘情。
驴背稳,寻梅且上野亭。
这首诗名为《露华》,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何振岱。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诗人首先赞美了盆栽植物的洁净,形容其如玉般明亮,不受尘埃侵扰。接着,他提及微风轻拂,花朵微微开放,仿佛需要烘烤般的呵护,暗示了环境的温煦和照料的精心。
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蕊珠宫中的情景,那时一枝花朵在雪中盛开,显得格外娇艳,引人魂牵梦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花儿虽美,却已不再引起主人的浓厚情感,只有暗处的啼莺似乎还在低语着往昔的繁华。
诗人对翠绿的灯下独自欣赏花朵的场景表达了怜惜,认为这秀美的身影宛如仙灵。接着,他感叹花香消散,梦境如水般流逝,只剩月夜下的春庭空留遗憾。诗人向邻居老者表达感谢,因为他们的灌溉使得他对种花已经失去了当初的热情。
最后,诗人决定抛开烦恼,骑驴去野外的亭子寻找梅花,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然的亲近。整首诗通过花卉的变迁,寓言人生的无常和对自然的向往,展现出诗人淡泊心境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凭高多是偶汍澜,红叶何堪照病颜。
万叠云山供远恨,一轩风物送秋寒。
背琴鹤客归松径,横笛牛童卧蓼滩。
独倚郡楼无限意,夕阳西去水东还。
浮云金络膝,昨日别朱轮。
衔草如怀恋,嘶风尚意频。
曾将此君子,不是换佳人。
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
朱门退公后,高兴对花枝。
望阙无穷思,看书欲尽时。
含芳朝竞发,凝艳晚相宜。
人意殷勤惜,狂风岂得知。
知逐征南冠楚材,远劳书信到阳台。
明朝若上君山上,一道巴江自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