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满回塘,春流泛野航。
山围吴猛院,潮没鲍郎场。
鸡黍故人尽,莺花游子伤。
归舟争落日,徙倚有高堂。
春草满回塘,春流泛野航。
山围吴猛院,潮没鲍郎场。
鸡黍故人尽,莺花游子伤。
归舟争落日,徙倚有高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澉水边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
首联“春草满回塘,春流泛野航”,以“春草”和“春流”点明季节与环境,塘中春草茂盛,溪流泛着春意,船只在田野间自由航行,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机。
颔联“山围吴猛院,潮没鲍郎场”,转而描写周围的景致,山峦环绕着古老的吴猛院落,海潮淹没着鲍郎的田地,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
颈联“鸡黍故人尽,莺花游子伤”,情感转向人物,鸡鸣犬吠,老朋友相聚一堂,共享鸡黍之宴,然而对于远行的游子来说,春天的莺歌燕舞却勾起了离愁别绪,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远方的思念。
尾联“归舟争落日,徙倚有高堂”,描绘了日落时分,归家的船只竞相驶向岸边,而诗人则徘徊于高堂之下,既是对归家的渴望,也是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巴中倦奔走,岁暮增惨戚。
瞻望几奋飞,那能季行役。
距家才十舍,身苦万里适。
临老如别何,相看数归日。
北风传晓角,宿雾锁寒城。
秣马登途早,将雏振羽轻。
一经承祖训,百里儆官成。
多谢龙门秀,贻诗壮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