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
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
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
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辙所作,名为《大雨联句》。诗中描绘了夏日大雨后庭院中的景象,以及诗人独自面对此景时的感慨。
首句“庭松偃盖如醉”,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大雨过后,庭院中的松树仿佛因雨水的洗礼而显得慵懒无力,如同醉酒之人般姿态摇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松树在雨后的状态。
次句“夏雨新凉似秋”,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夏雨带来的清新凉爽之感,仿佛让人提前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这种季节的转换感,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接着,“有客高吟拥鼻”一句,描绘了一位客人在雨后庭院中高声吟诵的情景,同时“拥鼻”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客人对诗歌的深沉投入,也暗示了他在吟诵时可能感到的些许寒意或思考的深度。
最后,“无人共吃馒头”一句,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它不仅反映了诗人此时的孤独感,同时也可能是对与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渴望。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又略显清冷的场景中,诗人似乎在寻找着心灵的慰藉和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庭院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思的画面。苏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将自然与人的感受巧妙融合,使得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情感与思考。
东风易阴晴,一雨晓便止。
舍舟欣徐行,乌鹊声为喜。
岧峣石林谷,苍翠间红紫。
丈人厌调元,玩意丘壑里。
郑公化乡闾,邺侯盛图史。
千载发词源,一点诣真理。
霞裾月中仙,珠履天下士。
时从诗酒乐,不负湖山美。
方瞳照玄发,眉寿端自此。
缅怀西湖春,荆棘迷故里。
两髦看公游,玉节旋屡弭。
风尘三十载,碌碌类馀子。
晚登载欣堂,謦欬闻正始。
榆枋望天池,奋迅思决起。
当谋白云居,敢援赤松比。
临流整游观,三沐聊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