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

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

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

(0)
注释
生戎马:战乱。
何知:没想到。
共酒杯:共饮美酒。
郿坞败:郿坞战役失败。
握节汉臣:坚守节操的汉臣。
白发千茎雪:满头白发如雪。
丹心一寸灰:赤诚之心已成灰烬。
经死地:经历生死。
忽登台:突然登上舞台。
秦箫发:秦地的乐声。
阮宅来:路过阮籍的居所。
留连:流连忘返。
泪落:泪水落下。
强裴回:勉强起舞。
翻译
没想到会在战乱中相遇,更不知能与你共饮美酒。
然而在郿坞战役失败后,忠诚的汉臣坚守节操归来。
满头白发如雪,赤诚之心已化为灰烬。
经历过生死离别,此刻突然登上舞台。
再次面对秦地的乐声,我们都曾路过阮籍的居所。
在春天的夜晚流连忘返,强忍泪水,勉强起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马池台畅饮的愉快情景。开篇“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表达了一种出乎意料的喜悦之情, 戎马本为战乱之象,但这里却成为了聚会饮酒的欢乐场所。接着,“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一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及,表明了诗人对于忠诚守节之士的赞扬和怀念。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则是诗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年华老去、热情未减的复杂情感。接着,“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一句,通过对过往生死之地的回忆,强化了诗人对友谊和生活的珍视。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一句中,秦箫发可能指的是某种乐器或是特定的音乐会聚,而“俱过阮宅来”则表明了朋友间的情谊深厚,愿意共同走过风雨。

最后,“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一句,通过描绘春夜之舞和泪水的流淌,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友人的不舍与感动。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中的点滴欢乐、朋友间的情谊,以及对过往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深情。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岁除前五日独往黎氏园见梅花盛发

惨淡岁将暮,烟村忽见梅。

年光背我去,春色为谁开。

半日凭轩槛,无人共酒杯。

芳标深可惜,聊作看花回。

(0)

次伯通云顶山长句韵

金渊地界东西州,谚云锦担垂两头。

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

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

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

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

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

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

问之浮世辄不语,应笑世人多谬悠。

下山傥有顿悟者,直须作意无迟留。

(0)

杨集贤挽词·其一

彼美朝之望,光终不较年。

醇风随入地,义气去淩烟。

身后人人慕,生前事事贤。

故交贫与贱,沈痛欲呼天。

(0)

又水仙·其三

我是江湖都一掬,海水虽深不濡足。

待教平地产明珠,但恐世人更多欲。

(0)

武仙

冠佩严严坐绛云,环兵列仗是何人。

诸仙禀命群灵肃,玉册金符尽在身。

(0)

题扇.妆妇扇

妾貌非不奇,行坐自遮面。

楼上晓妆成,楼下无人见。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