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
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
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
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
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
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马池台畅饮的愉快情景。开篇“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表达了一种出乎意料的喜悦之情, 戎马本为战乱之象,但这里却成为了聚会饮酒的欢乐场所。接着,“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一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及,表明了诗人对于忠诚守节之士的赞扬和怀念。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则是诗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年华老去、热情未减的复杂情感。接着,“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一句,通过对过往生死之地的回忆,强化了诗人对友谊和生活的珍视。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一句中,秦箫发可能指的是某种乐器或是特定的音乐会聚,而“俱过阮宅来”则表明了朋友间的情谊深厚,愿意共同走过风雨。
最后,“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一句,通过描绘春夜之舞和泪水的流淌,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友人的不舍与感动。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中的点滴欢乐、朋友间的情谊,以及对过往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深情。
惨淡岁将暮,烟村忽见梅。
年光背我去,春色为谁开。
半日凭轩槛,无人共酒杯。
芳标深可惜,聊作看花回。
金渊地界东西州,谚云锦担垂两头。
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
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
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
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
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
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
问之浮世辄不语,应笑世人多谬悠。
下山傥有顿悟者,直须作意无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