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伯通云顶山长句韵》
《次伯通云顶山长句韵》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金渊地界东西州,谚云锦担垂两头。

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

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

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

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

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

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

问之浮世辄不语,应笑世人多谬悠。

下山傥有顿悟者,直须作意无迟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顶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提到“金渊地界东西州”,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云顶山的地理位置,仿佛是天地间的一片瑰宝。接着,“谚云锦担垂两头”则以民间谚语的形式,形象地描述了云顶山的美丽景象,如同挂着锦绣的担子,两端都充满了吸引人的魅力。

“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表明诗人对云顶山的喜爱之情,多次造访,每次都能发现新的美好。接下来,“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则表达了云顶山不仅自然景观迷人,更有僧侣们精心维护的寺庙,增添了更多的神秘与庄严。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描绘了云顶山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无论何时都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而“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则通过日出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云顶山的广阔与深远。

“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则进一步描绘了云顶山在晴朗天气下的清新与开阔,阳光驱散了夜晚的雾气,万物显得更加明亮与生机勃勃。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表达了站在高处俯瞰云顶山的壮观景象,让人难以完全领略其全部之美。而“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云顶山后方山脉的秀丽以及前方溪流的寒冷与静谧。

“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描绘了春天的云顶山,鹿群在柔软的草地上悠闲漫步,树林中蝉鸣声此起彼伏,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则点明了云顶山不仅是自然的乐园,也是修行者的圣地,禅僧们在殿堂内传道解惑,钟声回荡在层层楼宇之间,充满了宗教的庄严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顶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再次周耐庵韵送之

乌乌何必胜吾吾,无事悠悠守一隅。

诗思尚存荒径菊,道心曾折渡江芦。

嗟来路上人多食,归去林中鸟独呼。

寥落风花又三月,青山空自满前途。

(0)

王川南招陪樊检讨昆来刘铨部省庵集长寿石公精舍分得二冬

故作禅房会,深防俗子逢。

僧归万里浪,客到一声钟。

北酒邀新月,南花发孟冬。

后期那可易,使节为从容。

(0)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其四

欲送归云不可寻,读君诗句费沈吟。

春无白日常疑浅,水到沧溟未是深。

野竹生来饶苦节,渚莲开后见同心。

最怜犀带桥头月,他夕分明照客襟。

(0)

何孟门以足疾不能入邑积雨新晴戏此奉简

我从修墓初归里,子又经春不到城。

雨歇尚留深巷湿,月圆谁共小窗明。

卞和刖后方售玉,孙子膑馀好用兵。

四海更无投足地,未妨扶杖且徐行。

(0)

饮刘信宜阶六寓邸赋赠

封邻千里挹清操,花满三城共浊醪。

雅度自非时辈及,深谈不觉月轮高。

家承节烈声相应,旧隐山林气尚豪。

出处与君皆有当,未将消息问山涛。

(0)

即事赠木月宗兄

丝丝微雨滴嵩台,僧舍逢君笑口开。

家世共为多难后,源流同自有妫来。

风生高论添茶碗,烛继馀欢入酒杯。

未信溪山久寥寂,一阳消息在寒梅。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