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炊烟楼碧树。峰回转、草深春暮。
舍宅人遥,凭栏意远,报道云来封户。
老衲经行何处路。问仙鹤、怎时化去。
几树梅花,一龛灯火,肠断人生晞露。
香积炊烟楼碧树。峰回转、草深春暮。
舍宅人遥,凭栏意远,报道云来封户。
老衲经行何处路。问仙鹤、怎时化去。
几树梅花,一龛灯火,肠断人生晞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僧侣生活的怀念与感慨。
“香积炊烟楼碧树”,开篇以炊烟袅袅、碧树环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炊烟与碧树相映成趣,既展现了寺庙的生活场景,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
“峰回转、草深春暮”,进一步描绘了山峰蜿蜒、春草茂盛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自然世界。春暮时节,万物生长,山峰与草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舍宅人遥,凭栏意远,报道云来封户”,这一句通过“舍宅”、“人遥”、“凭栏”等细节,展现了诗人独自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情景。云来封户,既可能是指实际的云遮蔽窗户,也可能象征着某种心灵上的隔阂或隐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老衲经行何处路”,“老衲”指僧人,“经行”意味着行走修行,这一句询问僧人的行迹,暗含对僧侣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思考。
“问仙鹤、怎时化去”,仙鹤常被视为长寿与吉祥的象征,这一句通过询问仙鹤何时离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永恒存在的渴望。
“几树梅花,一龛灯火,肠断人生晞露”,最后几句以梅花与灯火为载体,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情的画面。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灯火则给人以温暖与希望。肠断人生晞露,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僧侣生活的怀念、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晓霞红彻,倩羲和持取,彤轮初沐。
林外鸣鸠催妇急,不顾鹦哥睡熟。
暖入棠梨,轻松柳絮,渐看花魂续。
倚栏一睇,南屏青翠遥矗。
别有宝马鞭柔,钿车路软,芳草裙腰蹙。
粉色衣香春不管,尽占明湖几曲。
掷眼兜鞋,凭肩稳髻,处处穿花竹。
天应不负,韶光一百零六。
一点青青,是娲后、补残余石。
向此处、洪流独砥,巍然千尺。
纵步欲凌鹰隼背,蟠根直下蛟龙宅。
问当年、留带旧风流,空陈迹。山两岸,分南北。
水一派,流今昔。把天风海月,尽教收拾。
孤磬声摇残照紫,乱帆影挂秋云碧。
上危楼、极目送归鸿,吹横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