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柳轻翻浅浪,春波易皱微风。
池阁薄阴融晓景,晴霞已射帘栊。
小径愁闻夜雨,拾来数点残红。
又被幽禽低唤,鸭炉香篆濛濛。
斜倚绣床眉未画,十分针指玲珑。
愁入芭蕉心里,情通豆蔻函中。
新柳轻翻浅浪,春波易皱微风。
池阁薄阴融晓景,晴霞已射帘栊。
小径愁闻夜雨,拾来数点残红。
又被幽禽低唤,鸭炉香篆濛濛。
斜倚绣床眉未画,十分针指玲珑。
愁入芭蕉心里,情通豆蔻函中。
这首清代曹尔堪的《何满子·春思》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春日画卷。首句“新柳轻翻浅浪”形象地写出嫩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翻动着水面的涟漪,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次句“春波易皱微风”进一步描绘了春水波动,微风拂过时泛起的细纹,富有动态美。
“池阁薄阴融晓景”描绘了晨曦初照,淡淡的阴凉笼罩着池边楼阁,与明亮的曙光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晴霞已射帘栊”则写出了阳光穿透云层,洒进屋内的情景,增添了几分明媚。
“小径愁闻夜雨,拾来数点残红”转而触及内心情感,诗人听见夜晚的雨声,不禁勾起了愁绪,还捡起几片凋零的花瓣,寓示着春光易逝的感慨。“又被幽禽低唤,鸭炉香篆濛濛”借鸟鸣和炉香的缭绕,渲染出一种寂寥而迷蒙的意境。
“斜倚绣床眉未画,十分针指玲珑”描绘了女子慵懒的姿态,她还未画眉,但手指却在精致的针线活上流露出细致与专注,暗示着内心的闲愁与细腻的情感。
最后两句“愁入芭蕉心里,情通豆蔻函中”以芭蕉和豆蔻这两个意象,将愁绪比作芭蕉叶上的雨滴,深藏于心,又通过书信传达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情的深深思索和细腻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时光的敏感捕捉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平明发馀杭,扁舟溯清流。
登岸五六里,小径穿林丘。
奇峰耸天柱,九锁岩谷幽。
云根立仙馆,胜处非人谋。
入门气象雄,金碧欺两眸。
弹棋古松下,啼鸟声相酬。
羽衣读黄庭,内景宜自修。
蓬莱隔弱水,九转即可求。
坡翁昔赋诗,刻石记旧游。
溪山增伟观,万古传不休。
我来吊陈迹,枯肠怯冥搜。
执炬入大涤,襟袖寒飕飕。
悬崖石乳滴,千岁无人收。
樵夫指岩窟,此处通龙湫。
方期过东洞,红日惊西投。
徘徊出山去,空使猿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