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洞霄》
《游洞霄》全文
宋 / 释道济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平明发馀杭,扁舟溯清流。

登岸五六里,小径穿林丘。

奇峰耸天柱,九锁岩谷幽。

云根立仙馆,胜处非人谋。

入门气象雄,金碧欺两眸。

弹棋古松下,啼鸟声相酬。

羽衣读黄庭,内景宜自修。

蓬莱隔弱水,九转即可求。

坡翁昔赋诗,刻石记旧游。

溪山增伟观,万古传不休。

我来吊陈迹,枯肠怯冥搜。

执炬入大涤,襟袖寒飕飕。

悬崖石乳滴,千岁无人收。

樵夫指岩窟,此处通龙湫。

方期过东洞,红日惊西投。

徘徊出山去,空使猿鹤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济的《游洞霄》,描绘了他清晨从余杭出发,乘坐小舟逆流而上,沿途欣赏到的自然美景和洞霄宫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奇峰耸天柱,九锁岩谷幽"展现了山水的峻峭与深邃,"云根立仙馆,胜处非人谋"则寓言仙境般的洞府,暗示此地超凡脱俗。

进入洞霄宫后,诗人被其雄伟壮观所震撼,"金碧欺两眸"形容宫殿的辉煌。在古松下弹棋,聆听啼鸟的鸣叫,诗人仿佛在修炼内省,"蓬莱隔弱水,九转即可求"表达了对仙道的向往。他还提及苏东坡曾在此留下诗篇,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然而,诗人并未能尽兴游览,"红日惊西投"表示时间已晚,不得不离开。最后,他带着遗憾和对自然的留恋,"徘徊出山去,空使猿鹤愁",表达了对洞霄美景的不舍以及内心的孤寂。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难忘的游历,展现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热爱。

作者介绍

释道济
朝代:宋

释道济(一一四八~一二○九),号湖隐,又号方圆叟,俗姓李,天台临海(今浙江临海市)人。年十八于灵隐寺落发,嗜酒肉,人称济颠。后依净慈长老德辉为记室。宁宗嘉定二年卒(明嘉靖《浙江通志》卷六八、《补续高僧传》卷一九谓卒年七十三)。有《镌峰语录》十卷及《道济诗》,已佚。事见《北涧集》卷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净慈寺志》卷一○有传。 道济诗,《续藏经》所收《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实为小说,内容多有伪托,如记道济圆寂后尚有诗寄少林长老等。姑与《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等书所录,合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圆明偈

明月无挂碍,皎然在虚空。

恒河沙世界,照耀一般同。

(0)

莫春游赤松·其二

牧羊人去杳无踪,欲访仙乡路不通。

楼殿势穿云影里,笙箫尽断月明中。

岚光点点流空翠,春色重重驻老红。

日莫桃源重回首,夕阳香径锁春风。

(0)

大江东去·其十五次苏韵,谢史恭甫寄惠竹椅

玉削湘筠,藤缕细、巧手掣成名物。

多谢山人遥遗赠,列置高堂四壁。

清映水帘,凉分石枕,助炎天霜雪。

银屏绣榻,看来未算雄杰。

有时徙倚轩窗,听雨听风,幽兴偏多发。

坐对灵峰七十二,朝暮云烟兴灭。

携向园亭,白鸥相伴我,披襟散发。

南楼弄笛,不用胡床待月。

(0)

庚申词.浣溪沙

唧唧寒蛩碧草昏,一湾流水月窥门,正无人处淡秋痕。

小路低桥尘未杳,高楼密树梦初温,几声风篴近前村。

(0)

金缕曲.春雨小楼,落花满地,戚然感赋

又是愁时节。尽声声芸窗,乡梦被伊惊撇。

乍睹轻痕蜗篆碧,又听护花铃歇。

更延伫兰怀芳洁。不受俗尘些子涴。

喜垂杨绣陌花如雪。中著个,定香室。

空阶点滴留春泽。祝他生落红再绾,鸳盟还叠。

润粉浇珠经拂拭,苦向东皇诉说。

说都是莺残燕缺。

知道明朝春欲去,便慵抬睡眼看明月。

判一夜,小楼彻。

(0)

八声甘州.五月十七日

对年年此日最心惊,回忆断肠时。

记天中节后,猛翻炎浪,珠汗频挥。

整顿邀凉簟枕,画壁补诗题。

不道情天里,风雨横吹。

怎奈终宵宛转,祗愁眉损蹙,红泪双垂。

听声吞呜咽,万箭簇心悲。

但从今、孤怀难诉,拚相思、重见永无期。

聊当我、作他乡客,远别长离。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