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莳菊》
《莳菊》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古风

陶令今不作,所好尚遗世。

眷彼篱下芳,艺我庭中地。

弱丛未盈把,顿觉景色异。

英英媚朝露,茁茁感春气。

去此驻颓颜,亦令能久视。

繁枝藉溉润,晨兴自从事。

所希纵不酬,聊寓勤生计。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莳菊》。诗中描绘了诗人亲自种植菊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陶令今不作,所好尚遗世”借用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自己虽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但依然保持着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接着,“眷彼篱下芳,艺我庭中地”点明了主题——种植菊花。诗人将菊花比作篱下的芳香,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并且亲自在庭院中栽种,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心照料和对美的追求。

“弱丛未盈把,顿觉景色异”描述了菊花初植时的景象,虽然幼小,但已经让周围环境变得不同寻常,预示着未来花朵盛开时的美丽。

“英英媚朝露,茁茁感春气”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生机与活力,早晨的露珠映照出菊花的娇美,春日的气息赋予了它们生长的力量。

“去此驻颓颜,亦令能久视”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种植菊花来保持青春,延长欣赏美景的时间,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最后,“繁枝藉溉润,晨兴自从事”说明了诗人对菊花的悉心照料,每天清晨都会起来浇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投入。

“所希纵不酬,聊寓勤生计”则表达了即使愿望未能完全实现,也愿意通过勤劳的生活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种植菊花的过程和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夏日过二兄石淙别业同游洪范东流用韵六首·其二

桃花落尽武陵溪,碧草芊芊岸柳齐。

洞口主人今不在,青山如画鸟空啼。

(0)

郢中游春曲二首·其一

总以堂堂去,何容缓缓归。

隔溪莺对语,掠水燕双飞。

野草香沾屐,修篁翠湿衣。

山花一树好,游女采来稀。

(0)

郊外水亭小集·其一

山自萧森涧自寒,却怜胜地在长安。

桐阴恰好当窗覆,柳色终宜近水看。

已倦呼儿犹问酒,不情逢客强加冠。

湘江亦有幽居处,多少芙蓉忆钓竿。

(0)

和李孟芳山中话旧

尝言数见便成亲,十载相怜病与贫。

拈出清诗同讽咏,窨来白酒馈比邻。

山中古栎看为社,谷口闲云喜似人。

残腊檐梅初放萼,尚堪索笑两三巡。

(0)

除夕

久客怀人百事慵,春归几日是残冬。

长安雪后无来往,报国门前独看松。

(0)

前期知己绝,犹待碧江濆。

往事不可忆,微恩何足云。

人宁如旧燕,心忽化浮云。

莫上花西阁,檐间有夕曛。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