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天乐.吉祠秋集,分咏,得废池》
《齐天乐.吉祠秋集,分咏,得废池》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廿年乔木言兵倦,扬州旧游何许。

瘦鹭窥肩,枯蝉感鬓,来对荒波自语。画阑在否。

有飘泊春魂,落花曾住。

不似宫沟,替人能寄怨红句。枯荷又兼暮雨。

紫萍无赖甚,空自来去。

太液秋风,昆明春水,回首汉家箫鼓。他时倦旅。

怕一角寒漪,也无寻处。照影冰奁,素娥愁更苦。

(0)
鉴赏

这首《齐天乐·吉祠秋集,分咏,得废池》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易顺鼎所作。诗人以废池为题,通过描绘二十年来历经战乱的感慨和个人漂泊的经历,表达了对往昔扬州旧游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哀叹。

"廿年乔木言兵倦",开篇即点出诗人对战争的疲惫与厌倦,二十年的岁月如同参天大树,见证了世事变迁。接着,"扬州旧游何许"引出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但如今只能在废池边独自沉思。

"瘦鹭窥肩,枯蝉感鬓",通过瘦鹭和枯蝉的形象,寓言自己孤独落寞的境况,感叹岁月催人老。"来对荒波自语",诗人对着荒凉的池水诉说心事,显得尤为凄凉。

"画阑在否",询问昔日的栏杆是否还在,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飘泊春魂,落花曾住",将废池比作春魂和落花,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不似宫沟,替人能寄怨红句",暗指废池无法传递诗人的情感,流露出深深的无奈。

下半部分,诗人借"枯荷又兼暮雨"的景象,描绘出更为凄冷的画面,"紫萍无赖甚,空自来去",指责紫萍的无情,也反映出自己的孤独。"太液秋风,昆明春水",借汉家宫苑的典故,表达对盛世不再的感慨。

最后,"他时倦旅"预示着未来的漂泊不定,"怕一角寒漪,也无寻处",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失落。"照影冰奁,素娥愁更苦",以月宫中的嫦娥自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苦。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废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赠管舍人御赐烛笔等物六首时丙戌新正二日王孝廉邸舍即席赋·其四画扇

彩扇含风禁里裁,午时宣赐近臣催。

殷勤捧向同官看,当直何人画得来。

(0)

送禹江徐丈还海虞分得生字

伏阙听残御柳莺,望乡愁见白云生。

哀荣未舍先臣泪,去住难为孝子情。

舆转繁花回夜梦,马归芳草及春程。

登楼不醉人将别,日出烟霏野树平。

(0)

题一竹卷

会心不在远,寄兴不在多。

寒窗一个竹,岁晚奈君何。

日出凤飞来,夜深龙化去。

无言一竿小,托根得其处。

(0)

送赵进士谒选

通籍六年久,蹉跎未拜官。

赋閒君意懒,予告主恩宽。

世路积薪似,长安索米难。

此行期果达,吾亦遂弹冠。

(0)

嵩阳宫汉封将军柏·其二

玉检金泥事惘然,苍崖翠柏自年年。

不知异日甘泉树,可在仙人雨露边。

(0)

宴同年吴明府衙斋

风云昔日满长安,冠盖相逢卜昼欢。

出郭柳将飞舄去,停轺花似曲江看。

行边对酒星辰聚,别后论心岁月难。

自是冰壶清浸玉,坐来烦暑觉生寒。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