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竹浮苴横绝河,舟人斗巧阙中过。
轻装自此犹嫌浅,经岁漕粮定若何。
编竹浮苴横绝河,舟人斗巧阙中过。
轻装自此犹嫌浅,经岁漕粮定若何。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水上的情景,充满了生动的细节与深沉的思考。首句“编竹浮苴横绝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竹筏横渡大河的画面,竹筏上的浮苴(水生植物)随波逐流,既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也暗示了舟行的艰难与不稳定性。
接着,“舟人斗巧阙中过”一句,将视角转向舟上之人,通过“斗巧”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舟行者在湍急河流中的智慧与勇气,他们巧妙地驾驭着船只,穿越险境。这里的“阙中过”则可能是指船只经过某个特定的水域或地标,增添了故事的层次感。
后两句“轻装自此犹嫌浅,经岁漕粮定若何”,则从舟行者的角度出发,反思起居与物资的准备。前一句“轻装自此犹嫌浅”表达了即使在轻装出行的情况下,舟行者仍觉不足,可能是在强调旅途的艰辛或是对安全的担忧。后一句“经岁漕粮定若何”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时间跨度,探讨了长期航行中粮食补给的问题,体现了舟行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重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舟行的场景,还蕴含了对生活、自然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七夕相逢说牛女,晋魏以来传乐府。
金冠玉帔照灵河,不见此身闻此语。
何如当日两神仙,空中一别五千年。
五龙驾车各异色,万里乘云来九天。
麻姑女子十八九,青丝作髻爪为手。
擗麟荐酒进行厨,撒米成沙只回肘。
为言东海将扬尘,蓬莱水浅无升斗。
蔡经得道心尚凡,背痒自速方平鞭。
上界真仙足官府,牛女之说真茫然。
綵楼对月谁家倩,更就天孙乞针线。
何不苦学麻姑仙,养取红颜如玉烂。
梦泽南州听晓鸡,老饕于此寄朱麾。
春湖鱼上先分玉,暗谷茶生看展旗。
酒甲江西聊可醉,山横楚尾恨无诗。
年丰讼少知何事,时有光阴到楚词。
沈郎带减不胜衣,瘦甚由来政坐诗。
试数交游尽前辈,便知文采照当时。
子猷何处寻脩竹,漫叟今谁吊旧祠。
人似浮云忽吹散,老夫虽健鬓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