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郎带减不胜衣,瘦甚由来政坐诗。
试数交游尽前辈,便知文采照当时。
子猷何处寻脩竹,漫叟今谁吊旧祠。
人似浮云忽吹散,老夫虽健鬓成丝。
沈郎带减不胜衣,瘦甚由来政坐诗。
试数交游尽前辈,便知文采照当时。
子猷何处寻脩竹,漫叟今谁吊旧祠。
人似浮云忽吹散,老夫虽健鬓成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对友人沈季卿的深切缅怀之作。沈季卿因沉溺于诗歌创作,身体日渐消瘦,诗中以“沈郎带减”描绘其形体变化,暗含对其才华与生活的感慨。
“瘦甚由来政坐诗”,点明沈季卿因诗而瘦,表达了诗人对沈季卿为诗献身精神的敬佩。接着,“试数交游尽前辈,便知文采照当时”,通过对比沈季卿与他人的关系,强调了其文采的非凡,即使在前辈之中也显得卓尔不群。
“子猷何处寻脩竹,漫叟今谁吊旧祠”,借用典故,将沈季卿比作古代高士,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沈季卿如同古人一样,虽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
最后,“人似浮云忽吹散,老夫虽健鬓成丝”,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无常,感叹沈季卿的离世,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年岁已高,但对沈季卿的怀念之情依旧如初。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的哀思,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五老好奇不肯住,奔溢余波向东去。
下为千尺龙盘涡,上施百障铁围柱。
巨兽撑岈溪谷间,如战昆阳风雨遇。
浸玉寒澄万古秋,朗月碧潭风静处。
其他大石散林莽,似掌如茵眠坐具。
藓绣云痕锦不如,高下宜人谁所置。
随步苍岩翠壁幽,一曲一转皆新异。
可惜豪家盛作园,无因把臂过兹地。
我宿僧堂月上初,夜寂千雷声震厉。
屋瓦俱摇地若浮,海水能飞梦犹悸。
起行月石影峥嵘,傀儡峰头暗相觑。
人生此际复何为,笑哭有声走形势。
玉门铁壁入者谁,桃源犹带田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