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重春色.春闺》
《九重春色.春闺》全文
明 / 沈谦   形式: 词

正金钩低控绣帐,绛台尚摇银烛。

莺睍睆、飞上碧桃枝,画帘薄、微通朝旭。

又隐隐、递钥声相续。

惊好梦、鬟敧堆线,争如我、怕见菱花,才一夜、暗销香玉。

妆成小立屏山矗。树荫朱栏,燕飞华屋。

教人两眉频蹙。看晴丝露蕊,时暗相触。

芳池水正溢。垂杨外、任倒了秋千,慵蹴泥素袜。

石上红苔,倚翠袖、粉沾新竹。

漫书题、鱼茧半纸,泪湿凤罗千幅。

岂伤春、常苦病缠绵,似三起三眠蚕熟。

斜日坠、愈增幽独。

登小阁、目断云山万里,归期难卜。

倩杜宇、为我催促。蝶和蜂、尚惜韶光晚,抱花自宿。

(0)
鉴赏

这首《九重春色·春闺》描绘了一位深居闺中的女子在春日里的细腻情感与思绪。开篇以“正金钩低控绣帐,绛台尚摇银烛”描绘出春夜的静谧与女子的孤独,通过“莺睍睆、飞上碧桃枝,画帘薄、微通朝旭”展现出春晨的生机与希望,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接着,“又隐隐、递钥声相续。惊好梦、鬟敧堆线,争如我、怕见菱花,才一夜、暗销香玉。”这一段通过递钥声惊扰美梦,以及女子对镜自怜的描写,展现了她内心的敏感与脆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妆成小立屏山矗。树荫朱栏,燕飞华屋。教人两眉频蹙。”女子精心打扮后,站在屏风前,周围是繁茂的树木、朱红色的栏杆和燕子飞舞的华屋,却无法掩饰眉头紧锁的愁绪,暗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看晴丝露蕊,时暗相触。芳池水正溢。垂杨外、任倒了秋千,慵蹴泥素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孤独与慵懒,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无常。

“石上红苔,倚翠袖、粉沾新竹。漫书题、鱼茧半纸,泪湿凤罗千幅。”这一段通过石上的红苔、翠袖、新竹等意象,以及女子在纸上书写、泪水浸湿的场景,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思念。

最后,“岂伤春、常苦病缠绵,似三起三眠蚕熟。斜日坠、愈增幽独。登小阁、目断云山万里,归期难卜。倩杜宇、为我催促。蝶和蜂、尚惜韶光晚,抱花自宿。”这一部分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面对春日的美景,却因病痛与离别之苦而感到更加孤独,她渴望有人能催促归期,但现实却是归期难卜。蝴蝶与蜜蜂虽珍惜时光,却只能独自栖息,这与女子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她对自由与相聚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闺女子在春日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生命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沈谦
朝代:明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猜你喜欢

送徐太博守莆中

南州高士心如水,夜雨炉亭岁欲环。

朝迹只如初到日,州麾犹在两年间。

秋来竹屋多归梦,天与莆人一破颜。

馆下诸生能恋恋,眼中循吏故班班。

相传士子多于鲫,共喜府公清似山。

庆历谏臣书在否,乾淳文赋笔追还。

郎官红熟海风静,通印子肥春网閒。

心事太平儿女语,诗家尊宿鬓毛斑。

欢迎骑竹来何暮,赠别垂杨不可攀。

办与老夫同一念,不忧吾道久间关。

(0)

墐屋

旋墐山寮准备冬,石炉松火尽从容。

功名那及生前酒,机会多如饭后钟。

谁寄一诗同保社,自将千竹比侯封。

客来欲觅秋崖去,知在白云何处峰。

(0)

答赵玉汝

人间无处不风波,潮打西兴雨一蓑。

难与命争俱老矣,径寻诗去奈吾何。

园成次第自花草,山是知闻空薜萝。

赖有月明千里共,烟寒数笔落行窝。

(0)

留别

唤得篷船载幅巾,岛烟画出渭城春。

匆匆笑语情何限,草草杯盘意甚真。

经岁别家千里梦,浮生寄我一鸥身。

舟人报道潮平早,举白浮君莫厌频。

(0)

除夕·其三

一牛西崦又东皋,独宿中年共作劳。

世事略如云变灭,人生未抵玉坚牢。

山林性气与时背,霜雪髭须得酒豪。

野屋难为春帖子,自研冰雪写离骚。

(0)

修胥山路

两山壁立束微行,石齿参差半已倾。

莫等危时扶使稳,但逢险处放教平。

一毫以上诸人力,半月之间乐事成。

安得坦夷三万里,家家门外是鹏程。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